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史书记载:“行中书省……与都省为表里”,“常赋岁钞四百万锭”,“各省备用之外,...

有史书记载:“行中书省……与都省为表里”,“常赋岁钞四百万锭”,“各省备用之外,入京师者二百八十万锭”,元后期文人中不乏行省“画地统民”之说。此材料反映了

①行省代表中央治理地方

②行省具有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并重的性质

③行省是地方的最高官府

④行省的设置使元朝中央集权程度高于前期

A. ②④

B. ①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确定行省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代表中央治理地方,负责地方的民政和军政等事务,在行使权力时要受到中央的节制,故①③正确,②错误;材料“元后期文人中不乏行省“画地统民”之说”说明元朝恰恰是中央集权比较弱的朝代,故④错误;所以答案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皇权是对社会权力资源的独家垄断。它不仅有一套垄断和管理体系,而且有一套完备的调节系统,如防止皇帝决策失误的封驳制度、为防止官员不忠和腐败的监察制度等。有人认为这些是世界其它文明绝无仅有的原创性国粹。文中提到的两个制度最明显地对应于

A. 唐朝中书省,宋朝的通判 B. 唐朝门下省,宋朝的通判

C. 汉朝的内朝,秦朝的御史大夫 D. 明朝的内阁,元朝的行中书省

 

查看答案

梁章钜《枢垣记略•规制》:“凡京外王大臣有奉特旨到军机处恭听谕旨恭读朱笔及阅看各处奏折者,方得在军机堂帘内拱立,事毕即出。其余部院内外大小官员不得擅入。其帘前窗下,均不许闲人窥视。满汉章京之值房亦如之。”这一材料旨在强调军机处

A. 极具机密性

B. 参与军政决策

C. 办事效率高

D. 办理军政要务

 

查看答案

明太祖废丞相后,曾下令:内臣(宦官)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但不久后又制定半印勘合制度:六部所行一切都须经过内府勘合,方可施用。这样做的目的是

A. 牵制日益权重的内阁    B. 减轻皇帝的行政负担

C. 协调政府各部门关系    D. 加强对六部的监察

 

查看答案

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是指( )

A. 西汉中、外朝制度 B. 唐朝三省六部制度

C. 元朝行省制度 D. 明朝内阁制度

 

查看答案

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认为“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材料表明郡县制的主要作用是

A. 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B.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C. 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

D. 是中央集权制形成的重要环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