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与牛顿力学的关系,比较准确的说法是 A. 前者否定了后者 B...

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与牛顿力学的关系,比较准确的说法是

A. 前者否定了后者

B. 前者概括了后者

C. 前者继承了后者

D. 前者推翻了后者

 

B 【解析】 试题根据所学,分析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与牛顿力学的关系,牛顿力学反映的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而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是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AD两项不对,C项只说明了两项理论其中继承方面的关系,而没有涉及发展,概括不全面,排除,答案为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之所以说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它(  )

A. 将天体的运动和地球上的运动概括在同一理论之中

B. 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对自然规律进行的第一次理论性概括和总结

C. 具有相当程度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D. 建立了一套实验观察与数学演绎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

 

查看答案

沃尔夫在1935年写道:(它)公认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二百多年来,它一直是全部天文学和宇宙学思想的基础。他所指的著作是

A.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

B. 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 赫胥黎的《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D.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查看答案

罗素说:几乎所有现代世界与古代世界之间的区别,都得归功于十七世纪取得最辉煌成就的科学。这句话中十七世纪取得最辉煌成就的科学指的是(   

A.相对论                   B.生物进化论

C.量子力学                 D.经典力学

 

查看答案

改革,是人类智慧所能做到的最惊心动魄的魔术,是对时代先行者勇气与智慧的双重考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361年秦孝公上台时,各诸侯大国把秦视为“戎、狄”,甚至会盟都不要秦参加。秦孝公决心变法图强,宣布“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这样,商鞅来到秦国。……公元前359年,秦国的变法开始,这期间一切变法措施都由秦孝公推行。到公元前356年,孝公将主持变法的实权交给商鞅,商鞅立即实施大规模的改革。

—林剑鸣《秦史稿》

材料二1831年3月1日,由辉格党人控制的格雷内阁向议会提交了以议席调整和选举资格为核心内容的议会改革方案,拉开了英国议会选举制度改革的序幕。下表出示的是该方案在议会最终得以通过的大致过程。

 

时间

重大事件

1831年3月

议会改革方案仅以一票优势通过下院审议。

1831年4月~6月

格雷内阁提请国王解散下院重新选举。议会改革方案在辉格党占绝对优势的新议会下院顺利通过。

1831年10月

以土地贵族与国教神职人员为主的上院以41票多数否决方案。

1831年12月

下院再次通过议会改革方案,并提交上院。

1832年5月

上院企图以新议案否定改革方案,引发格雷内阁集体辞职。国王威廉四世被迫召回格雷内阁,并要求上院作出妥协。

1832年6月

议会改革方案终获上院表决通过。

 

 

(据《英国议会改革研究:从1789到1832》)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大事

(据李正图《浦东开发开放模式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孝公作为改革者的“勇气与智慧”。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特点

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改革的主要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海改革开放的进程。结合国内外形势,概括说明1990年前后党中央决定加快上海改革开放进程的原因。

 

查看答案

西方海洋文明暴力洗劫东方内陆文明的时代虽已远去,可是全球化的蓬勃兴起,再次使蕴藏着丰富资源的海洋成为人类通向四面八方的“巨大的公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财富的增长与国家海权而非陆权的扩张是同步上升的。这是因为,海洋是地球的“血脉”,因而也是将国家力量投送到世界各地并将世界财富送返资本母国的最快捷的载体。于是,控制大海就成了控制世界财富的关键。

—摘编自张文木《世界地缘政治中的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分析》

材料二:中国近代的有识之士逐步认识到“兴帮(邦)张海权”的道理,孙中山说:“中国海权一日不兴,则国基一日不宁。”“争太平洋之海权,即争太平洋之门户权。人方以我为争(意为:别国以我国为争夺瓜分的对象),岂置之不知不问。”孙中山面对旧中国的形势,从民族存亡和民生的角度关注海洋,在《实业计划自序》中说:海权“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

—摘编自杨金森范中义《中国海防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以16-18世纪海上殖民霸权的转移为例进行论证。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的海权思想。晚清和民国时期,中国的海权为什么不能得到保障?

(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当代中国应如何看待海权问题并作相应说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