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汉武帝时代起,史籍已经多见关于气候严寒的记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汉武帝时代起,史籍已经多见关于气候严寒的记录。如《汉书·武帝纪》记载,元光四年(公元前131年)“夏四月,陨霜杀草”……王莽时期严重低温的气候反常记录更为频繁。例如,天凤三年(公元16年)二月,“大雨雪,关东尤甚,深者一丈,竹柏或枯”。在公元前50年至公元70年这120年间,有关气候异常严寒的记载多达20余起……王莽专政时最为集中的10年中,大约7年都发生严寒导致的灾害……引发了绿林、赤眉大起义……王莽本人在农民起义打击下落了个身首异处的悲惨下场

——《中国经济通史·秦汉卷》

材料二  据估计,宋朝耕地面积为5.6亿亩,明朝增加到8.5亿亩,清朝又增至11亿—12亿亩。在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这些土地被外国人视为很难开发利用的“边际土地”。

材料三  武夷北苑,夙著茶名……乃自各国通商之初,番舶云集,商民偶沾其利,遂至争相慕效,漫山遍野,愈种愈多……苍崖铲为赤壤,清溪泛为黄流……现在种茶之区,市疲山败……

——卞宝地《卞制军政书》

(1)根据材料一,从小农经济特点的角度来解释为什么自然灾害常常会导致中国古代政权的灭亡。

(2)根据材料二,分析这些“边际土地”的开发给当时清朝社会带来哪些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各国通商之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小农经济的脆弱性,每遇灾荒、瘟疫,多数农民家庭就会陷入贫困,失去土地或破产流亡,国家阶级矛盾激化,最终导致中国古代政权灭亡。 (2)积极方面:增加了粮食产量,一定程度上缓解人地矛盾;推动封建经济发展; 消极方面: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人口的过快增长;大量垦荒也会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3)变化: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开始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解析】 本题考查小农经济的特点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能力和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联系所学可知,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从材料中的“王莽专政时最为集中的10年中,大约7年都发生严寒导致的灾害……引发了绿林、赤眉大起义”来看,由于自然灾害导致阶级矛盾尖锐,最终导致政权灭亡。 (2)这些“边际土地”的开发给当时清朝社会带来的影响,应当联系所学有关内容,从积极和消极方面辩证分析。 (3)各国通商之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化,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商民偶沾其利,遂至争相慕效,漫山遍野,愈种愈多”,并联系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古代监察官在行使监察权力时,一般说来不仅不受同级乃至上级行政长官的干预,也可以不受上一级监察长官的左右。隋唐时期,其独立性更加明显,一般御史在执行监察任务时,不仅不受任何官员的约束,甚至连御史台长官也无权过问,直接对皇帝本人负责,且可以闻风奏事。清代还规定“御史言事,不先自台长”。

——摘编自张立武《试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基本特点及其借鉴意义》

材料二古罗马监察官制度从公元前443年到公元前22年一共持续了421年。一般认为监察官制度在苏拉独裁期间被废除,因为在这近十年间没有作过人口普查。尽管后来在庞培和克拉苏任执政官期间,监察官制度又被恢复了,但其权力受到保民官克劳狄制定的一项法律的限制。该法律规定,监察官必须遵循特定的程序才能把某位元老驱逐出元老院,同时两位监察官必须就此处罚达成一致意见。庞培第三次担任执政官期间废除了该法律,但监察官的权力和影响再也无法恢复。随后的内战期间没有再选举监察官,公元前22年以后,罗马不再设监察官。

——摘编自李阳华《古罗马监察官制度及其评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及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相比,古代罗马监察官制度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不同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钱乘旦评价某一件事时说:“它接受现代化,但只接受它的形式,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这一事件

A.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B. 实现了自强求富目的

C. 促进了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D. 以建立民主制为目标

 

查看答案

清末张謇指出:“进口货之多,估较价格,棉纺织物曾达万万两以外,次则钢铁,他货物无能及者。是以謇于南洋劝业会时,即发表中国现时实业需用棉铁政策之说。”该主张

A. 比较符合中国当时的国情

B. 客观上加剧列强资本输出

C. 改变了中国对外贸易逆差

D. 从轻纺业开始推动工业化

 

查看答案

下图是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在1870—1913年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变化示意图和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资本输出比例示意图。据此可知

A. 第二次工业革命首先在美国、德国开展    B. 英国、法国工业生产呈下降趋势

C. 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具有必然性    D. 20世纪初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查看答案

洋务领导人将自己的范围限定为“洋务”而远离“洋制”,这一做法利弊兼存。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 提供西方科技学习的理论

B. 避免中国走向资本主义世界

C. 提供抵御保守者攻击的解说

D. 为保存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