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领导人将自己的范围限定为“洋务”而远离“洋制”,这一做法利弊兼存。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 提供西方科技学习的理论
B. 避免中国走向资本主义世界
C. 提供抵御保守者攻击的解说
D. 为保存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开放五口通商,但是“并没有造成五个新的商业中心”(《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主要原因是
A. 外国倾销的商品价格昂贵
B. 闭关锁国政策的阻碍
C. 通商口岸远离经济发达腹地
D. 封建自然经济的抵制
19世纪,一位到英国旅游的加拿大人面对煤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感觉到与她家乡那种“单调的纯净”不同,这种舒服的烟雾“为空气增加了一种可靠性和营养,让你似乎能感觉到肺在咀嚼它”。这种感受的产生反映了她
A. 对英国环境污染的漠不关心
B. 对化学和医学知识茫然无知
C. 为本国的空气纯净深感自豪
D. 为工业文明到来而兴奋不已
1904~1907年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份,引起了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以上材料说明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
A. 与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机相联系,带有爱国的性质
B. 直接推动力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 欧洲列强放宽了对中国经济侵略是主要原因
D. 是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政策的结果
据《申报》记载,1896年杭州通益公纱厂开建,“经丁绅丙、王绅震元等创办,其时风气未开,集资不易,故迭拨官款,以为提倡,先后共拨至401000两之巨”。这表明晚清( )
A.民间发展实业蔚然成风 B.政府对民族工业态度发生转变
C.官僚资本主义开始产生 D.资本主义的道路得到政府充分认可
16世纪著名的葡萄牙诗人路易斯·德·卡蒙斯是这样深情地描绘他的祖国的:“大陆,在这里是尽头;大海,在这里才开头。”令诗人对他的祖国引以为豪的是
A. 地处海陆交通要冲
B. 垄断欧亚之间的贸易
C. 率先探索新航路
D. 居欧洲商业中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