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84年《点石斋画报》创办,上至朝政大事,下到市井百态,包括各国风俗、火车轮船...

1884年《点石斋画报》创办,上至朝政大事,下到市井百态,包括各国风俗、火车轮船及声、光、化、电等近代科学知识均有报导。多为一事一画,上文下图。“故士大夫可读也,下则贩夫牧竖,亦可助科头跣足(意:无拘无束)之倾谈;男子可观也……螓首蛾眉(指女子),自必添妆罢针余之雅谑。”该刊物 

①注重读者群体的广泛性             ②反映了西学东渐浪潮 

③呈现形式通俗、平易               ④在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A 【解析】由题干中的“故士大夫可读也,下则贩夫牧竖,亦可助科头跣足(意:无拘无束)之倾谈;男子可观也……螓首蛾眉(指女子),自必添妆罢针余之雅谑”可以得出①符合题意;由“包括各国风俗、火车轮船及声、光、化、电等近代科学知识均有报导”可以得出②符合题意;由“多为一事一画,上文下图”可以得出③符合题意;④在题干中没法得出,故应该排除含有④的选项;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73年清政府批准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该局采用官督商办的组建方式,并招商集股,发行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张股票。据此可知

A.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 民间资本得到官方认可

D. 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查看答案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需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其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伐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这段话反映的基本思想是

A. 以民为本,与民休息

B. 以农为本,重农抑商

C. 以民为本,号召人民建功立业

D. 以农为本,加强农业生产

 

查看答案

《荀子》说:“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由此可见,荀子主张

A. 礼法并施

B. 施行仁政

C. 君民共治

D. 君贵民轻

 

查看答案

经济规则是经济活动的法律依据,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规则的制定与完善就显得尤为重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20、30年代的大危机更加助长了本已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各国间的关税大战愈演愈烈。……国际贸易进一步趋于萎缩,而这反过来又加深了危机本身。深刻的教训,促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在生产国际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广泛开展国际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1947年4月,在美国倡导下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摘编自杨起善《关贸总协定与复关对策研究》

材料二、关贸总协定从未得到成员国立法机构的批准,它是一个临时性的多边贸易机构,其中也没有建立组织的条款。世界贸易组织及其协议是永久性的。作为一个国际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具有良好的法律基础,因其成员已经批准世界贸易组织协议,而且协议本身规定了世界贸易组织如何运作

—摘编自《人民日报》1999年12月30日

材料三、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关贸总协定成立的背景。

(2)依据材料二,世界贸易组织与关贸总协定相比有何特点?联系所学知识指出二者在宗旨和基本原则方面又有何相同点?

(3)综合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经济规则的制定与完善对世界贸易有何影响?

 

查看答案

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公元元年,中国的GDP占到世界总量的26.2%,仅次于印度,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公元1500年,中国超过印度,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公元1700年,中国的GDP占到世界总量的22.3%,而欧洲占24.9%。中国的GDP大致与整个欧洲相当。……

—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GDP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

材料二:1820—1900年各国GDP在世界所占份额(百分比,世界总量=100%)

 

国家时间

中国

美国

英国

日本

1820年

32.9%

1.8%

5.2%

3%

1870年

17.2%

8.9%

9.1%

2.3%

1900年

6.2%

23.6%

18.5%

2.4%

 

 

—改编自《世界千年经济史》、《1750年至1980年的国际工业化水平》

(2)据材料二,比较1820—1900年中美两国GDP在世界所占份额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导致变化的科技原因,并指出这一变化对中美双方关系的影响。

(3)有观点认为“决定国家实力的不是总体GDP”,据材料二并结合这一时期的中外事件加以说明。综合上述材料、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GDP与国家实力的关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