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古代某思想家“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

中国古代某思想家“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下列对其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 否定圣人之道

B. 主张格物致知

C. 致良知以求理

D. 早期启蒙思想

 

C 【解析】解读材料信息“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可判断这位思想家是王守仁,强调的是通过内心反省达到良知以求理,故C正确;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是以儒学为基础,并未否定孔孟权威,排除A项;“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即否定了格物致知以求理的方法,排除B项;“致良知”仍然要求人们克服私欲,以儒家伦理纲常规范行为,不具有思想启蒙的内涵,故排除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元中叶以后,程朱理学上升为官学:元代编修的《宋史》以程朱一系为“道学”不列陆九渊一派:元末张九韶所援《理学类编》仍将陆九渊心学排斥在外;明代王阳明折衷二家之说,使用“理学”的概念。据此可知

A. “理学”成为宋明儒学的主流

B. 陆九渊的“心学”缺乏理论基础

C. 王阳明混淆了“理学”和“心学”概念

D. 程朱和陆九渊的思想不可调和

 

查看答案

东汉章帝时进一步确立了“三纲六纪”的伦理规范,“六纪者,谓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也。……何谓纲纪?纲者,张也:纪者,理也。大者为纲,小者为纪,所以张理上下,整齐人道也。”这表明东汉

A. 儒家伦理开始融入社会生活

B. 礼仪规范已经得到严格遵守

C. 社会秩序维护以道德为主导

D. 政府社会控制范围逐步扩大

 

查看答案

(题文)西汉时期灾异频发。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常下罪己诏。据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这反映了

A. 克己复礼

B. 天人感应

C. 三纲五常

D. 格物致知

 

查看答案

《庄子·天道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两者都强调

A.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B. 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C. 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

D. 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查看答案

战国时期,儒家学说和墨家学说在民间广为流行,形成了“非儒即墨”的局面。但是,主要诸侯国的统治者却纷纷采用法家学说,兴起了变法运动。官方采取与民间不同的态度,是基于

A. 巩固统治阶级统治的需要

B. 实现统一全国目标的需要

C. 应对政治军事形势的需要

D. 建立和谐社会目标的需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