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加试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在位的五十余年,是汉长城迅速扩...

(加试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在位的五十余年,是汉长城迅速扩展的年代,可以说,汉长城实际上就是“汉武帝长城”汉武帝用了短短12年时间,兴建了规模巨大的三四千里障塞亭燧,设置了组织严密的屯戍机构,新开辟了河西四郡,在军事、政治、经济、交通诸方面都起了重要的作用。汉长城使“边郡烽火候望严明,匈奴为边寇者少利”。19世纪70年代,李鸿章等人主张放弃边塞防御,腾出钱来支持海军建设。左宗棠斥其短见,指出放弃西北边疆是自毁长城……1885年,左宗棠逝世的消息传开后,百姓“无不扼腕深嗟,皆谓朝廷失一良将,吾闽失一长城”。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登长城后指出:“长城已不再是一道把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隔开的城墙。……四天以来,我们已经开始了拆除我们之间这座城墙的长期进程

——整理自马建华、张力华《长城》等

材料二  关于长城,有以下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长城见证了东亚地区冷战结构的最初松动;②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丰碑。

——据吕乃澄、周卫平《大棋局:中美日关系风云五十年》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武帝修长城在“军事、政治、经济、交通诸方面”的作用,并指出“汉武帝长城”的历史地位。

(2)阅读材料二并联系材料一,你更侧重分析哪一种认识?若侧重分析①根据所学梳理20世纪70年代中美拆除两国之间这座城墙的长期进程;若侧重分析②请结合所学,简述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历史背景,并用一句话概括左宗棠所体现的“长城精神”的内涵。

 

(1)作用:抵御了匈奴的南下侵扰;巩固了边疆安全,维护了政权稳定;保护了内地生产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了长城沿线经济的发展;保障了丝绸之路的安全畅通。地位:中国历史上最长的长城。 (2)侧重分析①:美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基辛格秘密访华,为尼克松访华做准备;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发表建交公报,为建交提供法律基础;中美正式建交,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侧重分析②: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英国、俄国都力图在新疆扩张侵略势力,新疆面临危机;阿古柏率军侵占新疆部分地区,并极力扩张势力;俄、英两国竞相勾结和支持阿古柏政权;俄国借口安定边疆秩序,直接出兵强占中国的伊犁地区;清政府统治集团内部爆发国防争论。 内涵:维护国家主权的爱国主义精神。 【解析】 (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作用,根据材料“汉武帝用了短短12年时间,兴建了规模巨大的三四千里障塞亭燧,设置了组织严密的屯戍机构,新开辟了河西四郡,在军亊、政治、经济、交通诸方面都起了重要的作用”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军事上抵御匈奴、政治上稳定边疆地区和国家统治、经济上保护长城地区和内地经济的正常发展、交通上阻碍中外交流和丝绸之路畅通等方面作答。第二小问地位,根据材料“可以说汉长城,实际上就是汉武帝长城。”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长城”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长城。 (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选择一种观点,若是侧重①,根据材料“长城见证了东亚地区冷战结构的最初松动”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中美关系改善的过程(乒乓外交、基辛格访华、尼克松访华、中美建交等)进行分析回答即可。若是侧重②,根据材料“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丰碑”,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关于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历史背景可从俄英支持阿古柏率军侵占新疆、清政府统治集团内部爆发国防争论等方面阐述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丰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大凡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背后往往有强大的思想推手,而该历史事件又反过来成为思想发展的有力助推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92年起,航海家哥伦布率领船队,多次从西班牙启航,航海探险.经考证,哥伦布之所以能颀利启航,是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实力雄厚的商行的慷慨贷款密不可分.当时,不仅商人还有政府官员都希望能够找到责重金属和新的贸易地区.一位西班牙探险家说:他和他的同伴去新大陆,是为了“给那些生活在黑暗之中的人们带去光明,与人们渴望的一样,他们也希望发财致富。”

—摘编自刘明翰主编《欧洲文艺复兴史·经济卷》等

材料二新航路开辟的一个最明显的结果就是,人类的眼界前所未有地扩大了地理知识不再局限于一个地区、一个大陆或一个半球.新抗路开辟还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新的植物,新的动物、新的恒星甚至新的人们和新的人类会相继被发现,所有这些都向传统现念提出了挑战。

—整理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指出材料一中“哥伦布率领船队”幵辟的新航线。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是如何推动新航路的开辟。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向“传统观念”提出的挑战。

 

查看答案

每当面临社会转型的十字路口,思想转变往往成为社会转型的前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17世纪,中国出现了一股反叛“传统文化模式”(即异端),这个“异端”与僵化的文化结构进行了碰撞……颇有意味的是,在同一个时期的欧洲,与之(社会转型)相适应的也有一股异端(或叫物质文化思想)勃兴……东西方出现“相近似”的思想动向……

—林岷编著《中国文化史概述》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对孔子及儒学的批判,无论是陈独秀、鲁迅、吴虞,都还是用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人文主义、个性主义为武器;用进化论而不是历史唯物论来作为理论基点;而且又多表现出强烈的“全盘否定”文化传统的非历史主义倾向。因而破坏有余,建设不足。但是无论如何,这种敢于砸碎精神枷锁的气魄是伟大的。

—林岷编著《中国文化史概述》

(1)材料一“东西方出现‘相近似’的思想动向”分别指什么?指出欧洲这个“异端”思想的核心和实质?

(2)根据材料二,概括编著者对这一文化现象的评价?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陈独秀、鲁迅、吴虞等人文化心态的成因?

 

查看答案

(题文)十月革命建立的苏俄(联)对人类20世纪的历史有着极其重要影响,它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辟人类政治发展的新方向,下列史实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工农苏维埃政府成立

②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成立

③开始实施计划经济模式

④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A. ①③④②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③

D. ①③②④

 

查看答案

(题文)罗马教皇保罗三世(1534—1549年在位)采取措施:禁止出售赎罪券,禁止任何主教占有一份以上的薪俸,出版禁止天主教徒阅读的书籍目录。推动保罗三世变革的因素有

①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

②对宗教改革的支持

③印刷术的发展

④缓解天主教面临的危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临时大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员,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公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下列哪一宪法文件与上述规定内容有相似之处

A. 英国《权利法案》

B. 美国1787年宪法

C.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 《德意志帝国宪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