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85年1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宜布取消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对粮食、棉花等少数...

1985年1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宜布取消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对粮食、棉花等少数重要产品,实行尊重农民自主权的国家计划合同收购的新政策;其余多数产品,逐步放开,实行自由交易。这项政策

A. 保证了农民收人逐年提高

B. 使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 加快了农村经济商品化的进程

D. 是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解析】据材料“1985年……取消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多数产品,逐步放开,实行自由交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项政策打破了计划经济的束缚,加快了农村经济商品化的进程,故C选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保证农民收人逐年提高的作用,故A选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农副产品的问题,不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故B选项错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1992年后建立,不符合题干时间,故D选项错误。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果为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拟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A.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B. 高指标、瞎指挥泛滥

C.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

D.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一五计划取得的辉煌成就

 

查看答案

1986年8月,邓小平在视察天津港时高兴地说:“人还是这些人,地还是这块地,一改革,效率就上来了。这无非是给了你们权,其中最重要的是人权。你们有了权,有了钱,情况就发生了很大变化。”其“变化”实际上是基于港口管理体制突破了

A. “以政代企,政企不分”的模式

B. “政企分开,简政放权”的模式

C. “政企分开,自负盈亏”的模式

D. “自主经营,简政放权”的模式

 

查看答案

赫鲁晓夫在许多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都因地制宜地建立了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主要有三种形式:承包到队的综合机械化生产队;承包到组的机械化小组;承包到家的农机手家庭承包。这一措施

A. 改变了原有经济结构

B. 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C. 废除了斯大林模式

D. 为中国的农村改革提供模式

 

查看答案

(题文)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史(1949—1965年)》一书中写到:“作为一项经济改革方案,土地改革成功地把43%的中国耕地重新分配给约60%的农村人口。……土地改革对总的农业生产力的贡献究竟有多大,这个问题仍可以争论。总之,这个运动的主要成就是政治上的”。这种政治上的成就主要表现在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得到农民的支持

B. 为抗美援朝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

C. 巩固了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

D. 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顺利进行

 

查看答案

1979年,北京东风电视机厂以“散件加工”形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升经济效益,被国家广电总局认为是打乱了国家计划,挤压了民族工业。某领导则批示:“看来,这个厂要给洋人做加工厂。”这说明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开始

B. 引进国外技术造成竞争加剧

C. 对外开放政策尚未真正执行

D. 体制和观念的变革任重道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