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赫鲁晓夫在许多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都因地制宜地建立了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主要有三...

赫鲁晓夫在许多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都因地制宜地建立了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主要有三种形式:承包到队的综合机械化生产队;承包到组的机械化小组;承包到家的农机手家庭承包。这一措施

A. 改变了原有经济结构

B. 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C. 废除了斯大林模式

D. 为中国的农村改革提供模式

 

B 【解析】试题斯大林模式模式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题干只涉及农业措施,故A项错误;“建立了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调动了生产积极性,故B项正确; 据材料“赫鲁晓夫在许多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改革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他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故C项错误;中国的农村改革是从群众自发到 中央肯定、推动,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史(1949—1965年)》一书中写到:“作为一项经济改革方案,土地改革成功地把43%的中国耕地重新分配给约60%的农村人口。……土地改革对总的农业生产力的贡献究竟有多大,这个问题仍可以争论。总之,这个运动的主要成就是政治上的”。这种政治上的成就主要表现在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得到农民的支持

B. 为抗美援朝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

C. 巩固了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

D. 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顺利进行

 

查看答案

1979年,北京东风电视机厂以“散件加工”形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升经济效益,被国家广电总局认为是打乱了国家计划,挤压了民族工业。某领导则批示:“看来,这个厂要给洋人做加工厂。”这说明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开始

B. 引进国外技术造成竞争加剧

C. 对外开放政策尚未真正执行

D. 体制和观念的变革任重道远

 

查看答案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人数约为100万人,2000年即迅速增长到1000多万人,到2005年,全国流动人口达1.47亿,其中跨省流动人口为4779万人。”其中,改革开放初期省际人口迁移主要是流向

A. 广东省

B. 海南省

C. 四川省

D. 安徽省

 

查看答案

1929~1933年经济危机时期的美国,可能会遇到的情况不包括

A. 银行倒闭,企业破产

B. 市场萧条,生产下降

C. 失业增多,生活水平下降

D. 农产品价格上涨,通货膨胀

 

查看答案

1933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查署,购买并屠宰了大量牲畜。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 增加肉类储备应急救济

B. 减少农业津贴开支

C. 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

D. 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