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题文)1934年,美国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

(题文)1934年,美国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其理由可能与哪一项有关?

A. 要求统制货币

B. 减少耕地面积

C. 实行社会保障

D. 实行以工代赈

 

C 【解析】试题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从材料的描述中可知,罗斯福新政在一定程度上危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根据所学知识,这项措施是实行社会保障。所以答案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34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在《莫斯科日记》中写道:“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存在弊端

B.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C. 苏联的经济体制能为世界发展提供借鉴

D. 苏联政策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复苏与发展

 

查看答案

1921年苏俄的粮食播种面积只有9030万公顷,比1920年少690万公顷,只及其1913年的85%。此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挫伤了农民生产地积极性

B 国内战争使农业生产形势日益恶化

C 新经济政策的推行使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D 苏俄工业化发展,工业反哺农业所致

 

查看答案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经济增长率长期保持两位数,经济规模也保持世界第二,但是许多百姓家里的电器陈旧不堪,电视机爆炸事件经常发生,有人开玩笑说,苏联生产的电视机应当送给敌人。这从根本上说明(    )

A. 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尚有活力

B. 斯大林体制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C. 苏联忽视了生活消费品的生产

D. 苏联的科技和工业水平极端低下

 

查看答案

“为什么不是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而是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呢?因为要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就需要有粮食和燃料。从整个国家经济的角度来看,现在最大的‘阻碍’正是这方面引起的。”这则史料作为背景资料可用于研究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苏俄新经济政策

C. 斯大林模式

D. 戈尔巴乔夫改革

 

查看答案

工业革命开始后,亚当·斯密提出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二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0世纪70年代后,面对经济滞涨,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 )

A. 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摇摆不定

B. 随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应调整

C. 没有哪种经济政策可保资本主义经济持续繁荣

D. 资本主义国家尝试建立计划加市场的混合经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