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关清政府“闭关政策”的评价,20世纪50至60年代的学者大都认为它具有抵抗外来...

有关清政府“闭关政策”的评价,20世纪50至60年代的学者大都认为它具有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作用(“自卫说”)。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者对这样的认识产生了怀疑,他们认为,它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前进和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自杀说”)。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 史学家自我否定说明评价标准缺失

B. 史学家视角不同会导致结论不同

C. 两种观点互相矛盾,都缺乏正确性

D. “自杀说”比“自卫说”更正确

 

B 【解析】 “自杀说”说明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社会的进步,“自卫说”抵挡了外国侵略,说明史学家视角不同会导致结论不同,B正确;A中自我否定说法不符合事实;两种观点都正确,只是研究视角的不同,C错误。二者研究视角不同,没有可比性,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南宋理学家陈亮(1143~1194年)提出了“农商一事”“农商相籍”的思想,认为农业和商业同为社会经济体系的两大支柱,无高低轻重之分;两者不是彼此独立和排斥的,而是互助互利,相互促进的。这一思想反映出

A. 经济发展冲击了农本思想

B. 儒家义利观发生了重大变化

C. 商人社会地位有明显上升

D. 传统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查看答案

史载,苏州吴江县在明成化时只有四镇三市,嘉靖时有四镇十市,清康熙年间又增至七镇十市。这一变化源于

A. 对外贸易的繁荣

B. 政府对商业高度重视

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小农经济发展的推动

 

查看答案

史称曹操“才力绝人,手射飞鸟,躬禽猛兽,尝于南皮一日射雉(野鸡)获六十三头”;曹魏时,在洛阳以北设置方圆近千里的禁猎区,其中的虎、狼、狐狸一年吞吃的鹿有12万只之多。这反映出黄河流域

A. 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

B. 野兽出没威胁人身安全

C. 千里无人烟的惨景

D. 社会经济的凋敝状况

 

查看答案

据统计,安徽在两汉时共有76座县治城市,仅占全国的5%左右。其分布是淮北36座(47.4%)江淮30座(39.5%)皖南10座(13.1%)。安徽有50处确认的汉代城市遗址,大多规模较小。(数据摘自《安徽汉代城市的分布与建设》)这表明

A. 汉代政治中心在我国北方地区

B. 当时郡国主要分布在黄淮地区

C. 两汉时期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D. 统治者不重视江南地区的开发

 

查看答案

司马迁认为,下图所示地区“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秦汉时期,关于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表述正确的是

A. 该地处于全国政治、经济中心,地位突出

B. 该地大兴水利,建设贯通南北的运河体系

C. 该地区农业发达,均田制调动了生产积极性

D. 该地因少数民族的内迁,劳动力获得补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