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12年12月某报载“女士大骂参议员”一文,写道:“当民军起义时代…女子牺牲生...

1912年12月某报载“女士大骂参议员”一文,写道:“当民军起义时代…女子牺牲生命财产,与男子同功,何以革命成功,竟弃女子于不顾?女子亦组织中华民国之重要分子,二万万女同胞,当然与男子立于平等之地位.…即袁大总统不赞成女子有参政权,亦必不承认袁为大总统.”这则新闻说明

A. 女性的平等意识日益增强

B. 女性载辛亥革命中作出了贡献

C. 部分女性反对袁世凯上台

D. 女性争取参政权的道路艰难曲折

 

D 【解析】 试题本题考查民国建立初期的女权运动。 D项,依据题干信息,在1912年,女士为了维护自身合法的参政权而大骂参议员,说明当时女子并没有获得参政权,由于受几千年的男尊女卑思想的束缚,女子争取参政权的道路上困难重重,此后的文章也是围绕女子争取参政权而展开。故D项为最佳答案。 A、B项,从文章中反映出女子在辛亥革命中不管是财力还是人力方面,都曾为革命作出过一定的贡献,但此并不是本题所要表达的核心信息;其中的“女子亦组织中华民国之重要分子,二万万女同胞,当然与男子立于平等之地位”表明当时的女子已经认识到自己作为国民的一份子,应该与男子平等,说明她们的平等意识日益增强,但二者均从属女子争取参政权的一部分理由。故A、B项为次佳答案。 C项,文章说“即袁大总统不赞成女子有参政权,亦必不承认袁为大总统”乃是女子为自己争取参政权的一种理由,希望借此逼袁大总统对女子参政权的认可,并没有明确信息表明这些女性直接反对袁世凯上台。故C项为错误答案。综上所述,D项为本题最佳答案,A、B项为本题次佳答案,C项为本题错误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景德镇瓷业习俗是景德镇制瓷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德镇在宋代出现“村村窑火,户户淘埏”的景观,瓷业习俗已具雏形。由于分工不同,工匠必须各自掌握一种专门技艺,并以此为终身职业。”材料反映出景德镇:

A. 形成了具有区域特点的商帮

B. 制瓷工艺导致了瓷业生产分工细致

C. 瓷业习俗助推工艺水平的提高

D. 瓷业习俗深刻影响新工艺的发明

 

查看答案

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首领刘渊自称为“汉氏之甥”,夏国建立者赫连勃勃也称自己为“大禹之后”,鲜卑慕容氏在追溯其祖先,称其为“有熊氏之苗裔”。以下是对上述材料的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A. 各民族首领都认为自己与汉族有共同的祖先

B. 各民族并不把自己看成是夷狄外族

C. 生动表现出各民族文化上的认同感

D. 各民族首领都借助与汉族的关系抬高自己的地位

 

查看答案

某记者回忆从业生涯时说,20世纪80年代他曾以“书信电报”的方式发送文稿。他先把整篇稿子逐字填写在电报纸上,邮局再逐字译成电报码,利用电流把“点点杠杠”符号传输,对方通过无线电接收机接收信号还原文稿。这种通信方式在中国最早出现于

A. 19世纪中期

B. 19世纪末期

C. 20世纪初期

D. 20世纪中期

 

查看答案

周积明在《最初的世纪》中写道:甲午战后,中国铁路事业格局为之一变……1911年,共建铁路8200公里,其中中国向外国贷款修建和自筹修建的铁路占54%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A. 甲午战后铁路事业发展迅速

B. 列强对华的侵略方式发生变化

C. 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

D. 铁路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

 

查看答案

有轨电车初入上海之时,电车公司号召民众乘坐,并提出妇女可出三等车资而坐头等座位。这表明

A. 有轨电车最早进入上海    B. 传统交通工具遭到抛弃

C. 上海市民接受新事物快    D. 妇女的社会地位提高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