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首领刘渊自称为“汉氏之甥”,夏国建立者赫连勃勃也称自己为“大...

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首领刘渊自称为“汉氏之甥”,夏国建立者赫连勃勃也称自己为“大禹之后”,鲜卑慕容氏在追溯其祖先,称其为“有熊氏之苗裔”。以下是对上述材料的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A. 各民族首领都认为自己与汉族有共同的祖先

B. 各民族并不把自己看成是夷狄外族

C. 生动表现出各民族文化上的认同感

D. 各民族首领都借助与汉族的关系抬高自己的地位

 

D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各少数民族首领的做法,只为自己建立政权寻找文化上的合理性,而不是为了抬高自己的地位,故D项不正确,所以选D。由材料“汉氏之甥” “大禹之后”“有熊氏之苗裔”等可知各民族首领都认为自己与汉族有共同的祖先,故A项正确,与设问不符,排除。由材料可知,各少数民族都在强调其民族文化上的认同感,并不把本民族看成是夷狄外族,都认为本民族与汉族有共同的渊源,故BC正确,但与设问不符,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记者回忆从业生涯时说,20世纪80年代他曾以“书信电报”的方式发送文稿。他先把整篇稿子逐字填写在电报纸上,邮局再逐字译成电报码,利用电流把“点点杠杠”符号传输,对方通过无线电接收机接收信号还原文稿。这种通信方式在中国最早出现于

A. 19世纪中期

B. 19世纪末期

C. 20世纪初期

D. 20世纪中期

 

查看答案

周积明在《最初的世纪》中写道:甲午战后,中国铁路事业格局为之一变……1911年,共建铁路8200公里,其中中国向外国贷款修建和自筹修建的铁路占54%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A. 甲午战后铁路事业发展迅速

B. 列强对华的侵略方式发生变化

C. 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

D. 铁路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

 

查看答案

有轨电车初入上海之时,电车公司号召民众乘坐,并提出妇女可出三等车资而坐头等座位。这表明

A. 有轨电车最早进入上海    B. 传统交通工具遭到抛弃

C. 上海市民接受新事物快    D. 妇女的社会地位提高了

 

查看答案

近代思想家王韬在论述铁路作用时说,国家于有事之时,运饷糈,装器械,载兵士,征叛逆,指日可以集事”,他认为铁路的主要作用在于:

A. 维护稳定    B. 调动军队

C. 调运快捷    D. 经济交流

 

查看答案

18681124日《上海新报》报道, 兹见上海有车几辆,乃一人坐于车上,一轮在前,一轮在后,人用两脚尖点地,引轮而走。材料中的交通工具是

A. 黄包车    B. 自行车

C. 汽车    D. 电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