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黄梅戏天仙配中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家喻户晓。下面是汉代和宋代不同时期“董永遇仙”版...

黄梅戏天仙配中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家喻户晓。下面是汉代和宋代不同时期“董永遇仙”版本的对比

时间

汉代

宋代

人物

刘向《孝子传》中的董永家境贫寒,父亲不幸去世,却无钱埋葬,就卖身为奴,贷钱葬父。他为父尽孝感功了天帝,天帝命仙女下凡,以纺织帮助董永还债后,返回天上。

宋元话本《董永遇仙传》中董水是家境贫寒的读书人,七仙女是天上的织女,因羡慕人间的生活,思凡下界,嫁给了知识分子阶层的董永,两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解读两个版本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探讨“董永遇仙”所折射出的历史变迁。(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探讨一:两个版本中不同的董永形象折射出汉宋时期不同的社会价值导向。汉代是非常重视孝道的时期,董永尽孝而感动天帝体现对孝道的倡导;宋代大兴科举鼓励人们读书,七仙女思凡下界也要选择读书人的董永,体现了社会上的重学之风。 探讨二:两个版本中的仙女形象折射出不同的社会文化取向。汉代仙女受天帝之命下界帮助董永,既体现厂对孝道的彰显也体现小农经济下男耕女织的社会文化取向;而宋代七仙女思凡下界,反映了市民文化兴起后人们追求个性解放的社会文化取向。 (注:答案只是示例,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解析】 本题据材料“卖身为奴,贷钱葬父。他为父尽孝感动了天帝,天帝令仙女下凡”、“读书人……思凡下界,嫁给了知识分子阶层的董永”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汉宋时期不同的社会价值导向的角度分别探讨“董永遇仙”所折射出的历史变迁,董永尽孝而感动天帝体现对孝道的倡导;七仙女思凡下界选择读书人的董永,体现了宋代大兴科举之风。言之有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夏商西周时代的“先王”们都是“议事以制不为刑辟”,他们“临事设刑,不豫设法”的做法,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把法的历史推进到成文法时代。春秋人之所以频繁的引用制、常、典、则等多种法律形式,说明他们的时代不存在大规模的法典。到了战国时期,平民数量急剧上升,在社会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平民已经有了诉讼要求,在这样的时代,法治思想就不应再表现为当政者的“临时制刑”,而应当是事前“为刑辟”,制定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形式较为统一的成文法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摘编自徐祥民《法家法律思想研究》

材料二  在中国法律思想发展过程中,汉武帝时期出现了一种特别的司法制度,就以“亲亲尊尊”为基本原则。魏晋南北朝时期立法思想越来越多受到以“礼”为核心的纲常原则的指导。“以礼制刑,礼法合一”是对唐朝法律指导思想的高度概括。

今天,“杀人偿命”“欠债还钱”等法治思想已经深入到国民的意识当中。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在法律的制定修订中,把历史上的或者外国的制度拿来加以改造以为我所用。古代中国的法律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很好的古代法治理论,在选择新的治国方略中,它与领会西方法治理论对我们具有完全相同的价值。

——整理自张苏阳《论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夏商西周时代至汉唐中国法律演变的趋势并分析这一趋势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法律思想对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查看答案

明清拟话本中出现大量“经商故事”,组这些作品却往往没有突出“商人逐利”的情节特征。这主要是因为

A. 重农抑商政策的强化

B. 正统文化情结的影响

C. 拜金思潮遭到社会的鄙视

D. 文人缺乏商人逐利的经历

 

查看答案

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 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B. 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

C. 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D. 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

 

查看答案

下表是清代两湖地区人口、耕地及米价统计表(部分):

年份

人口(万人)

耕地(万顷)

耕地负荷(人/顷)

米价(千文/石)

1724

533.6

80.0

6.7

0.575

1753

1651.4

83.1

19.9

1.012

1784

3283.2

89.8

36.6

1.412

1820

4799.2

95.0

50.5

2.432

 

 

 

综合表格可知,以下与米价变动原因无关的是

A. 政府政策推动人口增长

B. 商品经济发展吸引农业劳动力

C. 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

D. 土地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

 

查看答案

在古代中国,刑事审判权的行使是确保社会安定和统治秩序建构与维护的重要手段,事关国家运兴衰与百姓生活苦乐。在宋代,经常用各种手段控制刑事审判权。宋代统治者的做法有助于

A. 保障审判权依法行使

B. 消灭官员的腐败问题

C. 审判中实现人人平等

D. 缓解君臣之间的关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