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宋元时期,江浙地区的稻农发明了一种耘田的工具“耘耥”,“既胜耙锄,又代手足”,而...

宋元时期,江浙地区的稻农发明了一种耘田的工具“耘耥”,“既胜耙锄,又代手足”,而明清时期江南许多地区农民则弃而不用,以两手耘田,匍匐禾间,膝行而前。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农村人口的过快增长

B. 社会体制制约技术传播1

C. 官营手工业的封建性

D. 商品经济对技术的限制

 

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耘耥”的出现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减轻劳动强度,但是明清时期江南许多地区农民则弃而不用,究其原因,主要是明清时期人口大量增长,造成劳动力的过剩。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中没有涉及官营手工业,故C项错误。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技术的革新,而不是限制技术,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宋朝诗人张来在《阜谣》中写道……楚天万里无纤云,早气塞空日昼昏。土龙蜥蜴竟无神,田中水车声相闻。努力踏车莫厌勤,但忧水势伤禾根……材料描述的工具是

A. 曲辕犁

B. 筒车

C. 水排

D. 翻车

 

查看答案

据史料记载,自永嘉到元嘉年间(公元313年~公元450年),北方南迁的人口约90万,迁至今江苏及浙江的最多约有30万;湖北6万;江西、湖南各有1万,此外福建、广东、广西等地也有一些移民迁人。据此判断这一时期

A. 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至南方

B. 南方的自然资源日益丰富

C. 南方经济开发具有人力资源

D. 南方经济开发向深度发展

 

查看答案

自文、景以后,汉代土地“买卖由己”成交后,要订立“契约”,注明买卖时间、土地方位、亩数、地价、双方姓名及中间人签字等。这现象说明汉代

A. 土地产权私有已合法化

B. 国家严格控制士地买卖

C. 农民失地现象非常严重

D. 小生产者利益得到保护

 

查看答案

秦律规定:从事手工业和为官府出售产品的工商业者,收钱时必须立即把钱投进“蛎”(一种容器)里,使买者看到其投入,违反法令则要被罚款;别国客商来做生意,如没有把通行凭证先交给官吏,与之交易者则也要被罚款。这些规定是为了

A. 打击工商业者

B. 限制农民经商

C. 协调官商关系

D. 规范商业行为

 

查看答案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西南地区考古发掘的战国秦汉墓葬遗址出土了很多铁制农具,其中铁农具的出土情况如下表(部分)。据表可知,战国秦汉时期我国西南地区

 

四川(77)

战国晚期-西汉晚期

战国晚期-东汉初期

公元前329年-西汉

战国晚期-秦

战国早期

西汉

汉武帝时-东汉初年

云南(37)

西汉

 

西汉中晚期-东汉初年

西汉中晚期-东汉初年

 

 

贵州(43)

西汉

西汉末年-东汉

西汉

 

 

西汉

西汉

 

 

A. 冶铁技术水平先进

B. 农业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

C. 铁农具分布较均匀

D. 青铜农具为铁农具所取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