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据史料记载,自永嘉到元嘉年间(公元313年~公元450年),北方南迁的人口约90...

据史料记载,自永嘉到元嘉年间(公元313年~公元450年),北方南迁的人口约90万,迁至今江苏及浙江的最多约有30万;湖北6万;江西、湖南各有1万,此外福建、广东、广西等地也有一些移民迁人。据此判断这一时期

A. 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至南方

B. 南方的自然资源日益丰富

C. 南方经济开发具有人力资源

D. 南方经济开发向深度发展

 

C 【解析】根据材料“北方南迁的人口约90万,迁至今江苏及浙江的最多约有30万;湖北6万;江西、湖南各有1万,此外福建、广东、广西等地也有一些移民迁人。”可知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为南方经济的开发提供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故C项正确。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至南方是在南宋时期,故A项错误。材料只强调人口的南迁,没有涉及南方的自然资源以及南方经济向深度发展,故BD两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自文、景以后,汉代土地“买卖由己”成交后,要订立“契约”,注明买卖时间、土地方位、亩数、地价、双方姓名及中间人签字等。这现象说明汉代

A. 土地产权私有已合法化

B. 国家严格控制士地买卖

C. 农民失地现象非常严重

D. 小生产者利益得到保护

 

查看答案

秦律规定:从事手工业和为官府出售产品的工商业者,收钱时必须立即把钱投进“蛎”(一种容器)里,使买者看到其投入,违反法令则要被罚款;别国客商来做生意,如没有把通行凭证先交给官吏,与之交易者则也要被罚款。这些规定是为了

A. 打击工商业者

B. 限制农民经商

C. 协调官商关系

D. 规范商业行为

 

查看答案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西南地区考古发掘的战国秦汉墓葬遗址出土了很多铁制农具,其中铁农具的出土情况如下表(部分)。据表可知,战国秦汉时期我国西南地区

 

四川(77)

战国晚期-西汉晚期

战国晚期-东汉初期

公元前329年-西汉

战国晚期-秦

战国早期

西汉

汉武帝时-东汉初年

云南(37)

西汉

 

西汉中晚期-东汉初年

西汉中晚期-东汉初年

 

 

贵州(43)

西汉

西汉末年-东汉

西汉

 

 

西汉

西汉

 

 

A. 冶铁技术水平先进

B. 农业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

C. 铁农具分布较均匀

D. 青铜农具为铁农具所取代

 

查看答案

苏(俄)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策)具有开创性。纵观其发展历程,有过多次调整,耐人深思。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苏俄曾试图用“强攻”的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指出该“强攻”办法在农业方面具体举措及其消极影响。

(2)1921年初列宁在一次经济工作会议上曾以辞职为由争取大家对新经济政策的支持。列宁不惜以此“过激”举动推行的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指出其调整后的农业政策及实施成效。

(3)邓小平曾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指出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文中所述“模式的僵化”在农业方面的做法及其对以后经济长效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

(4)20世纪五十年代以后,苏联试图调整、纠正日益僵化的模式,启动改革和导致苏联解体的改革分别是什么?综合上述问题,从苏(俄)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策)的开创与调整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查看答案

二战后,国际经济合作对经济全球化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中国也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治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展开,推动反法西斯国家在货币领域向制度化合作阶段迈进,终于在1944年7月签署了布雷顿森林协定。……它标志着国际货币关系告别各自为政与自由放任的混乱局面,开始步入有规则竞争和制度化合作的新阶段。

——王在帮《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兴衰》

材料二APEC在区域合作方面取得的部分成果

 

年份

1989年

2012年

2013年

直接投资流入额(亿美元)

911.6

6972.4

/

直接投资流出额(亿美元)

940.8

8934.9

/

平均关税率

16.9%

/

5.8%

 

 

——据刘晨阳《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与2014年后的APEC进程》整理

材料三从全球治理体系来看,目前在经济发展领域主要由美国、部分西欧国家、日本等发达国家所主导。……筹建亚投行是中国首次以规则制定者的身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不仅提高了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的话语权,也是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的一个体现。

——据国际在线网(2016年1月14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显著特点。维持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运转的两大经济支柱是什么?

(2)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据材料二,概括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取得的成就。20世纪90年代,中国是如何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

(3)材料三中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发生了怎样的有益变化?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更好地参与国际经济治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