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宋明理学包括各种各样的理学本体论、“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

宋明理学包括各种各样的理学本体论、“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修齐而治平的功能论。这些“论”的共同基础是

A. 以哲学探究为己任

B. 以伦理道德为核心

C. 贯穿唯物、唯心之争

D. 穷理的目的在于至极

 

B 【解析】 试题材料中强调的是宋明理学的核心内容,宋明理学将儒学思辨化,但不是以哲学探究为已任,排除A;宋明理学强调的“论”即“理”,其核心是儒家的道德伦理,B正确;宋明理学都是唯心的,不存在唯物和唯心之争,排除C;宋明理学中穷理是为了把握其中“理”以便对世界更好的认识,不是在于至极,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一说法是:“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董仲舒下列言论中,哪一说法比较完整地表达了这一观点

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C. “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D. “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查看答案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在二十四史众多的列传里,凡忠臣必然又是孝子。”这主要说明中国传统社会

A. 宗法血缘思想强烈

B. 君权至上意识浓厚

C. 家国一体观念普遍

D. 家庭伦理道德至上

 

查看答案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下列言论与上述材料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B. 民为贵,君为轻

C.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

D.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上述材料,围绕20世纪的“政策探索与调整”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根据材料提炼出恰当的论题,观点明确,阐述合理,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有学者在研究世界经济贸易关系时提出了以下论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据《白银资本》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处境开始改善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18世纪相比,19世纪欧洲和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相对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政治、经济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