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做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

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做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其本质目的都是为了:

A. 建立民主政府    B. 实现民族平等    C. 发展资本主义    D. 挽救民族危亡

 

D 【解析】依据所学,康有为维新变法的目的是救亡图存;孙中山辛亥革命的目的是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张謇主张兴办实业也是为了救国。故三人共同目标都是挽救民族危亡,只是方式手段不同而已,D符合题意;A与张謇不符;B只适用于孙中山;C与本质目的要求不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唐律》规定:所有的商品交易都必须在政府划定的“令市”中进行,县城之下不得有“草市”。这一规定表明当时唐朝

A. 严格控制商业发展

B. 没有出现夜市

C. 城市经济异常繁荣

D. 市坊界线分明

 

查看答案

成都生产的“臣僚袄子锦”是宋朝皇帝在每年的端午节和十月初一赏赐百官所用的丝织品。这里的“臣僚袄子锦”最可能产自

A. 工场手工业

B. 官营手工业

C. 民营手工业

D. 家庭手工业

 

查看答案

汉代书籍记载:“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的主要特点是

A. 男耕女织    B. 注重施肥    C. 铁犁牛耕    D. 精耕细作

 

查看答案

商代甲骨文中黍字出现300多次,稷字出现40次;周代《诗经》中提到谷物最多的也是黍和稷,分别达到28次和10次。由此,可推知

A. 中国是世界最早的农业生产区

B. 小农经济是商周时经济的基础

C. 商周重要的粮食作物是黍和稷

D. 《诗经》是反映农事的文学作品

 

查看答案

关于鸦片战争,许多历史学家基于史料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结论差异很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正当满清嘉庆、道光两朝国势开始下降的时候,世界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已经变成走遍世界寻求殖民地的头等侵略国了。随着工业的发展,英国涌现了许多新兴工业大城,这些工业城市具有大规模的工厂,制造着各种工业品。由于英国工业的飞跃发展,提高了商品对殖民地和其他国家输出的要求;又由于新式交通工具的使用,英国得以广辟新市场和新殖民地。在印度,英国侵略势力继续向广大腹地推进,获得剥削殖民地的无限利益。这个贪婪强暴而又在印度极有经验的英国海盗,对满清政府统治下的封建中国,抱着极大野心,一刻也不肯放松侵略的机会,是势所必然的。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近代史》1947年版

  材料二  陈恭禄1 934年完成60万字的巨著《中国近代史》,当时被列为大学丛书之一。他认为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中英冲突的结果,这种冲突源自于中英两国误会:中外政教之悬殊,夷夏之别太严。英国要求通商与平等往来,但北京政府不知国际关系之变迁,本于轻视外人之心理,囿于旧档成案,视英国为藩属之国,视为蛮夷,拒绝早等往来,因此战祸之促成,自中国方面言之,殆由于官

吏知识之幼稚。战争失败,证明了清代政治上、军备上积弊,非留心外事,彻底改革实无国强之道。对鸦片战争的后果,他认为虽然丧失了部分主权,但五口开放之后,贸易机会之大增,外商教士来华者日多,交通益变,而中国之闭关政策根本上不能生存矣!从总体上看,他对鸦片战争的评价是正面的,从对整个事件的评价来说,他更多的强调中国自身的责任和对中国的积极影响。

                       ——摘编自龚云《反映学者立场的中国近代史研究》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范文澜先生对鸦片战争起因及后果的认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史学家陈恭禄先生对鸦片战争起因及后果的认识。

(3)据上述材料,指出史学家范文澜、陈恭禄两位先生分析鸦片战争的角度有何不同,结合两部著作出版的时代背景推想他们研究鸦片战争的共同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