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初建,开国皇帝朱元璋就谕旨告诫群臣:“天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初建,开国皇帝朱元璋就谕旨告诫群臣:“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唯廉者能约己而利人,贪者必损国而厚己”。为了巩固皇权,率先设立锦衣卫以监视官民。朱元璋深谙作为“防民之具,辅治之术”的法律的极端重要性,在继承前代法律文献的基础上制订颁行《大明律》,又亲自编定《明大诰》。朱元璋立法一为治民,二为治吏,尤其是《明大诰》则着重于惩治贪官,可以视为反贪刑事特别法。朱元璋的女婿、附马都尉欧阳伦,不顾朝廷的禁令,向陕西贩运私茶,一位小吏向朱元璋告发了此事,朱元璋立即下令赐死欧阳伦,同时发了通敕令,表扬那位小吏不畏权贵的斗争精神。

材料二 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因为胜利,党内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建国初在全国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到1952年1月,全国共查出贪污旧币1000万元以上的贪污犯10万余人,判处死刑的有42人。1952年4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新中国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对贪污罪的惩治作出明确规定。……这一阶段的反腐败主要不是依靠法制和专门的反腐机关,而是依靠党和政府自上而下领导和发动的群众运动,如先后开展的整风运动、四清运动等。

2009年,中共中央制定《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决定成立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2015年《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对巡视工作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和明确。2017年在中央电视台首播《巡视利剑》,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五集电视专题片,分别是《利剑高悬》、《政治巡视》、《震慑常在》、《巡视全覆盖》、《破解“历史周期率”》。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朝初年反腐防腐的主要举措,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最终结果及出现这一结果的症结。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共产党反腐举措的特点,联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不断反腐惩贪的认识

 

(1)举措:皇帝亲自下谕旨告诫;设特务机构加大对地方官员的监管力度;借鉴前代经验;制定严刑峻法;严于自律,一视同仁;赏罚分明,重法惩治贪污、受贿、枉法的官吏;表彰廉洁自律的官员。 结果及症结:结果使腐败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也一度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远未达到彻底清除腐败的根本目的。症结是朱元璋(封建君主)没有也不可能解决众多官员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更不可能触动滋生腐败的封建专制制度。 (2)特点:完善反腐机关设置;发挥媒体舆论监督和警示作用;把防腐与反腐败相结合;加强制度与法规建设;从严惩治贪污腐败行为;把党和政府自上而下领导和自下而上的群众运动相结合。 认识:反腐治贪,是赢得民心的重大举措;反腐败问题,一靠监督,二靠制度,三靠自律;在当前,反腐治贪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加强执政党的制度建设,充分发动群众是推进反腐惩贪的得力措施。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朱元璋反腐防腐的主要举措按照材料一分层次概括即可,例如,“开国皇帝朱元璋就谕旨告诫群臣”等字眼体现的措施是皇帝亲自下谕旨告诫。在简评朱元璋反腐成效时要抓住两点,一是反腐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一定程度的遏制腐败,但毕竟朱元璋反腐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为目的的反腐,所以效果不会理想等。 (2)中国共产党反腐举措的特点按照材料二分层次概括即可,例如,“依靠党和政府自上而下领导和发动的群众运动”等字眼体现的举措是反腐注重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等。对中共反腐惩贪的认识要从反腐和民心的关系、反腐和统治的关系、反腐的具体措施、反腐的重大意义等多角度评价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西欧某一历史时期,音乐与社会的关系发生重大变化:音乐的服务对象由宫廷转向社会,由贵族转向资产阶级;音乐家也由受雇于宫廷的奴仆变成了为争取个人的成功而创作和演奏的艺术家。适应了这些变化而盛行的音乐流派是(  )

A. 古典主义    B. 民族主义    C. 浪漫主义    D. 现代主义

 

查看答案

布哈林说:“因为没有西方的普遍革命,我们目前进入这样一个时期,在这里直接通向共产主义制度的道路是不存在的,我们的俄国革命将经历大量的曲折、迂回和转折。”在“这样一个时期”,俄国采取的政策是(  )

A. 取消自由贸易    B. 允许利用外资

C. 建立集体农庄    D. 实施五年计划

 

查看答案

下表是1576-1602年由菲律宾运到中国某物品的估值统计表。(注:比索是一种主要在西班牙殖民地国家使用的货币单位)该物品最可能是下表的(  )

时间

1576年

1586年

1596年

1602年

估值

30万比索

50万比索

10万比索

200万比索

 

 

A. 玉米    B. 茶叶    C. 鸦片    D. 白银

 

查看答案

古罗马法学家赫尔墨杰尼安提出:“所有的法律是为了人(umini)而制定的”,他没有使用诸如“人民”或“全体市民”等集合名词。而是用心良苦地采用复数的“人”(uomini)的表述形式。这体现了罗马法

A. 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    B. 代表了特定群体的诉求

C. 更关注每个个体的利益    D. 以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

 

查看答案

有人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党的历史上自延安整风以来的又一次马克思主义的解放运动。他得出这一结论的最主要依据是“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A. 系统纠正党内的主观主义

B. 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

C. 全面纠正“文革”的错误

D. 实现了党的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