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表是1576-1602年由菲律宾运到中国某物品的估值统计表。(注:比索是一种主...

下表是1576-1602年由菲律宾运到中国某物品的估值统计表。(注:比索是一种主要在西班牙殖民地国家使用的货币单位)该物品最可能是下表的(  )

时间

1576年

1586年

1596年

1602年

估值

30万比索

50万比索

10万比索

200万比索

 

 

A. 玉米    B. 茶叶    C. 鸦片    D. 白银

 

D 【解析】材料“1576-1602年”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后东西方的贸易情况。结合所学可知,当时我国对外贸易有优势地位,白银大量涌入中国,故选D。玉米在新航路开辟后在中国引种,没有必要大量进口。茶叶属于中国优势出口商品,排除B;鸦片战争前夕,英国为扭转贸易逆差局面,鸦片才大量走私中国,排除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罗马法学家赫尔墨杰尼安提出:“所有的法律是为了人(umini)而制定的”,他没有使用诸如“人民”或“全体市民”等集合名词。而是用心良苦地采用复数的“人”(uomini)的表述形式。这体现了罗马法

A. 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    B. 代表了特定群体的诉求

C. 更关注每个个体的利益    D. 以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

 

查看答案

有人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党的历史上自延安整风以来的又一次马克思主义的解放运动。他得出这一结论的最主要依据是“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A. 系统纠正党内的主观主义

B. 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

C. 全面纠正“文革”的错误

D. 实现了党的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查看答案

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内公开出版发行的一些书籍。这表明(  )

A. 持久抗战得到国共高层认同    B. 国共两党共同制定了持久抗战方针

C. 中共率先提出持久抗战战略    D. 国民党重视对持久抗战的理论研究

 

查看答案

1911年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独立,并提出召开会议组建中央政府。而在政体实践中,各省的政体模式不尽相同。根据表可知当时中国的政治特点是

省份

政体模式

湖北

民主共和制

江苏

单一的中央集权制

浙江

议会为权力核心的代议制

 

 

A. 先有独立的地方民选政府,再有统一的中央政府

B.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日渐明确,效仿美国的联邦制

C. 地方权力是由中央权力赋予,中央拥有绝对权力

D. 存在着革命派、立宪派与旧官僚的政治力量博弈

 

查看答案

下表是《1873—1903年中国出口货物分类统计表(%)》(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该表说明近代中国(  )

年份

生产资料

半制品

制成品

农林渔牧产品

手工开采

机器开采

手工生产

机器生产

手工生产

机器生产

1873

2.6

37.4

58.3

1.7

1893

15.6

28.4

0.1

53.4

2.5

1903

26.8

0.2

0.2

17.2

14.7

32.9

8.0

 

 

A. 出口贸易呈现下滑趋势    B. 经济结构变化比较缓慢

C. 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优势    D. 出口贸易总值相对稳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