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爱因斯坦说:“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用什么武器,但是第四次世界大战人们将只会用木...

爱因斯坦说:“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用什么武器,但是第四次世界大战人们将只会用木棒和石头打仗了。”这个言论表明爱因斯坦是一位

A. 反对战争的科学家

B. 极端的民族主义者

C. 狂热的爱国主义者

D. 鼓吹战争的社会活动家

 

A 【解析】从材料“第四次世界大战人们将只会用木棒和石头打仗了”可知,爱因斯坦认识到高科技在战争中的破坏作用将使人类文明走向毁灭。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爱因斯坦曾致力于防止核战争,成为一个著名的反战运动活动家;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21年,爱因斯坦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因为他(  )

A. 提出了相对论

B. 提出光量子假说

C. 发表《由毛细管现象得到的推论》

D. 研究布朗运动

 

查看答案

在电视剧《宫》中,女主人公晴川穿越到清朝年间,为晴川穿越时空回到古代提供科学依据的是(  )

A. 基因改造工程    B. 空间控制理论

C. 相对论    D. 量子论

 

查看答案

1919年英国《泰晤士报》曾刊登标题文章《科学革命》,两个副标题是“宇宙新理论”“牛顿观念的破产”。具有“科学革命”意义的理论是(  )

A. 日心说    B. 量子论

C. 相对论    D. 经典力学

 

查看答案

菲利普·费尔南德兹一阿迈斯托在评价某科学家时指出:在他的宇宙里,每一种现象都带有欺骗性。物质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双胞胎以不同的速度衰老。平行线可以交叉。光线弯曲的径迹其实缠绕宇宙。这位科学家是

A. 伽利略    B. 达尔文    C. 牛顿    D. 爱因斯坦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1933年,国民政府为衔接浙赣线与沪杭线拟建钱塘江大桥,茅以升任工程处处长。当时,建桥需要500万元,浙江省只筹得200万元,工程直到1934年勉强凑齐经费才开工。……钱塘江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水势受山洪、海潮以及台风影响,江底流沙厚41米。对此,茅以升发明“射水法”“沉箱法”及“浮运法”解决了一个个技术难题。建桥末期,淞沪抗战正紧,为抗战需要,茅以升及其施工队冒着敌人的轰炸加速施工,1937年9月及10月铁路、公路相继通车,这是我国第一座公路铁路兼用的现代化大桥。……建桥期间,茅以升吸收大批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参加实践,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桥梁工程人才。……同年底战局恶化,12月23日茅以升从全局出发,深明大义,亲自指挥炸毁大桥。大桥自通车至炸毁,尚不足3个月,但抢运国家的物质到后方为数甚巨。仅杭州沦陷前3天,就有数十万难民通过大桥疏散至后方。

——据项海帆等《中国桥梁史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茅以升主持修建钱塘江大桥遇到的困难。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钱塘江大桥从修建到炸毁过程中茅以升的贡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