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

“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在1814年写道:“我这样说是痛苦的。应为没有人比我更意识到我们应该向拿破仑表示感激,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这两种说法的共同依据是(  )

A. 拿破仑维护法国资产阶级的利益

B.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具有侵略性的一面

C.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防止了波旁王朝的复辟

D. 拿破仑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D 【解析】拿破仑传播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扩大了法国革命的影响,所以得到材料中德国和意大利爱国者的肯定,故选D。拿破仑维护法国资产阶级的利益会得到法国资产阶级的赞许,不符合题意,排除A;材料突出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具有革命性的一面,排除B;拿破仑的对外战争防止了波旁王朝同国外反动势力的勾结,排除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某些人眼里,拿破仑始终是一个扩散“1789年瘟疫”的暴发户。“某些人”最有可能是(  )

A. 反法同盟各国的军队统帅

B. 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者

C. 拿破仑占领地的抵抗分子

D. 法国的自由派贵族和银行家

 

查看答案

贝多芬于1804年创作完成《英雄交响曲》时,在总谱的扉页上写有 献给拿破仑·波拿巴的字样。后来听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后,贝多芬把这一页撕掉,改成另一个标题: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死去的英雄而作。贝多芬的这一举动表明了他

A.对民主主义渴望

B.现实主义创作手法

C.纪念死去的拿破仑

D.个人英雄主义观念

 

查看答案

1815年,法国与英国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地位的失败,标志着伦敦对巴黎的胜利,标志着伦敦将成为世界的中心,而巴黎则不再可能。也许是从1789年大革命的爆发到1815年拿破仑战争的结束这26年的动荡折腾了法国,此后,法国就再也未能重现其往日作为“超级”大国的辉煌,她已经沦为二流强国。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 说明法国历史上有过非常辉煌的时期

B. 表达对这场英、法争夺之因果的看法

C. 介绍法国大革命经历了长时期的动荡

D. 陈述了19世纪初英法两国势力消长的状况

 

查看答案

一位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公民的生活经历中不可能出现的情景是

 A.他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经常在教堂里做祷告

 B.他参加了一个刚成立的党派,自由地在报纸上发表自己的政见

 C.他家里有一小块属于自己的土地,银行里也有点自己的积蓄

D.他响应政府征兵政策,让儿子参了军

 

查看答案

海涅诗人写道:拿破仑呵了一口气,就吹掉了普鲁士。这充分展现了拿破仑时代法国军事的强大战斗力,以下关于拿破仑的军事方面表述不正确的是

A.拿破仑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善于运用各种战略战术

B.法国军事实力强大得益于拿破仑在政治上精简编制,将政府改造成高效的军事体制

C.法国军事实力强大和拿破仑废除雇佣兵制,代之以征兵制有关

D.拿破仑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实力一举登上欧洲霸主宝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