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华盛顿担任总统时,发挥了卓越的领导才能,在职期间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①网罗人才...

华盛顿担任总统时,发挥了卓越的领导才能,在职期间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①网罗人才,组成内阁  ②建立国家银行,活跃国民经济  ③与周边印第安人签订友好条约   ④创立总统否决制度  ⑤改善与英国的关系  ⑥在英法开战时,宣布“严守中立”政策⑦西进运动不断开展.其中在外交事务中为保证国家和平的措施是: ( )

A. ③⑤⑥⑦    B. ⑤⑥⑦    C. ③⑤⑥    D. ②⑤⑥⑦

 

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华盛顿担任总统后,面对美国面临的重重困难,华盛顿显示出了他对国家大事所具有的卓越的领导能力。首先,他以周全的考虑网罗人才,任命不同政治倾向的著名人物来担任领导职务,以便在内阁中保持势力均衡。其次,在财政上,他采用财政部长汉密尔顿的建议,建立国家银行,活跃国民经济。在外交上,努力改善同英国的关系,与周边印第安人签订友好条约,以保证国家和平,他还创立了总统否决制,因此③⑤⑥正确,①②④排除;西进运动开始于出现在 18 世纪末期和 19 世纪初期,故⑦排除;故C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积极健康的农业政策有利于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全俄苏维埃执行委员会于1921年3月21日颁布法令,规定每一农户的粮食税取状于它的土地数量、家庭人口、收成和财产状况。……所有农户在缴纳粮食税之后可以自由处理剩余的粮食,可以拿到市场自由买卖。1922年5月2日,全俄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再次颁布法令,允许出租土地,期限一般定在三年,法令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二政府得与农民签认合同,国家给农民适当的补贴,让农民缩减耕地和居宰牲育。在(美)《农业调整法》生效的头一年,屠宰了二千三百万头牛,六百四十万头猪,减少了三百万公顷小麦播种面积和四百万公顷棉花播种面积。……法案实施后,农产品价格回升到1909——1914年农业繁荣时期的水平

——李纯武《简明世界通史》

材料三(美国国会)授权农业部长,如棉花生产者书面同意将其1933年的棉花产量至少较上年减产30%,而且不增加每-英亩的施肥费用时,农业部长均得与之订立特权买卖合同,商定传了该生产者以数量不超过其前一收获年度所减产量的棉花。

——王春良《世界现代史文献与要论选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苏俄调整农业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原因。

(2)据材料二、三,概括岁斯福新政采取的措施,分析其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美苏(俄)实施农业政策的不同特点。从小你能得到怎样的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12年,中国开始实行专利制度,设立主管工业专利的机构。1912年6月13日,工商部制订了科技奖励法——《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1923年6月,农商部经修仃重新颁布了《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把奖励对象扩大到新产品及其新的制造方法两种,授予3年或5年的专利权,对仿造外国产品有显著成绩的给予褒奖。该章程内容的扩大,为形成较完整的专利保护奠定了基础。随后,1928年6月,合并后的农工商部又公布了《奖励工艺品暂行条例》,规定了对新产品或其新的制造方法分别授予15年、10年、5年和3年的专利权,对仿造外国产品有显著成绩的,给予褒奖;1929年2月,国民政府公布了《华侨回国兴办实业奖励法》;1929年7月31日,南京政府公布《特种工业奖励法》;1932年9月30日,国民政府公布了《奖励工业技术暂行条例》等等。

材料二我国专利法自1985年实施以来,为适应国际国内专利保护制度的不断变化,历经了1992年、2000年、2008年三次修订。修订内容以专利法为主干,辅之以专利法实施细则与专利审查指南等法规、规章以及规范性丈件的修改。一经过第三次修改后的专利法,使得我国专利保护水平总体上达到TRIPS协定《知识产权协定》,是世界贸易组织体系下的多边贸易协定标准的要求,为我国加速迈进知识产权强国的行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具体实施起来还是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比如专利维权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赔偿低、效果差,有效专利实施率低等。

——以上材料摘编自任园园《我国专利法的历史沿革与现行法律存在问题及完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时期专利保护制度演变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专利保护制度的变化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专利保护制度的认识。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17世纪的威斯特伐利亚会议开创了国际关系史上通过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19世纪中叶以后,出现了越来越多为特定目的而设的一些常设机构,它们是现代国际组织的维形。进入20世纪之后,因际组织开始获得真正的发展,国际组织也从最初的专门性和技术性组织开始向般性和政治性组织扩展。二战结束时建立的联合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开创了因际组织发展史上的新纪元。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演变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从1949-1971年,中国很少参与当时世界上主要的国际性组织;二是1972-1989年,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但对国际组织的参与还是比较有限的;三是1989年至今,中国开始全面深入参与当今世界上几乎所有重要的国际组织。干逸舟将中国与困际组织关系的演变概括为“从拒绝到承认、从扮演一般性角色到争取重要位置、从比较注重国内需求到更加兼顾国际形象”的曲折过程。

——摘编自宋睿《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的演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际组织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和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影响各阶段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的主要因素。并谈谈你对新时代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发展的期待。

 

查看答案

《现代世界史》描述苏俄(联)的某经济政策:“一个特征是对土地、银行、对外贸易和重工业国有化。另一个特征是强行征用供养士兵和城市居民所必需的剩余农产品。”该政策为

A. 斯大林模式

B. 市场社会主义

C.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 新经济政策

 

查看答案

1960年,日本新上台的首相池田勇人宣布启动为期10年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并定下目标: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为7.8%,人均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为6.9%。计划实施的结果是,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实际达到11.6%和11.5%。这反映出战后日本

A. 统制经济体制取得巨大成功

B. 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的成功

C. 存在“泡沫经济”的巨大风险

D. 强化了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