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到1894年,进口火柴因其价廉物美基本取代传统打火石。1900年前后,华商自办火...

到1894年,进口火柴因其价廉物美基本取代传统打火石。1900年前后,华商自办火柴厂纷纷出现,其产品比进口火柴成本更低,价格更便宜,虽质量稍逊,但性价比高,因而更易于销售。这说明

A. 民族工业比外商企业更具竞争优势

B. 民众消费观念主要受民族情感支配

C. 民众往往存在经济实用的消费心理

D. 在华外商企业与民族工业竞争激烈

 

C 【解析】根据“华商自办火柴厂纷纷出现,其产品比进口火柴成本更低,价格更便宜,虽质量稍逊,但性价比高,因而更易于销售”可知,华商制造火柴价格更便宜,虽质量稍逊,但性价比高,具有经济实用的特点,符合民众的消费心理,更便于销售,C正确;材料只是反映火柴行业的情况,无法得出“民族工业比外商企业更具竞争优势”,A存在以偏概全倾向,排除;根据“其产品比进口火柴成本更低,价格更便宜,虽质量稍逊,但性价比高,因而更易于销售”可知,民众消费注重经济实用,无法体现“受民族情感支配”,排除B;D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李大钊说:“中国古代的婚姻时期,亦似在秋冬之交。《周礼》言仲春,《夏小正》言二月,殆因农业经济社会交易物品,必在秋收冬藏之际……农忙既毕,女家始肯令之适人。”这说明古代

A. 小农经济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规律

B. 举办婚礼都在秋收后

C. 妇女的经济地位有所提高

D. 女人是农耕的主要劳动力

 

查看答案

1987年6月,邓小平在接见南斯拉夫代表团时说:“农村改革中……突然冒出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这不是我们中央的功绩……这是我个人没有预料到的,许多同志也没有预料到,是突然冒出这样一个效果。”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民间的经济活动引领了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方向

B. 中央政府的宏观决策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C. 该意外收获的主要意义是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D. 民众积极参与是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动力之一

 

查看答案

1981年11月,五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把国有企业分为四类:一是严格按照国家指令性计划进行生产的骨干企业;二是既按市场变化又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生产的企业;三是大部分产品按国家计划生产的企业;四是大部分产品根据市场变化组织生产的企业。材料反映,当时中国

A. 开始经济体制改革    B. 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并重

C. 重视资源优化配置    D. 尚未认识到市场经济的重要

 

查看答案

自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基本上按现有人口平均分配,把整块土地分割成许多小块,实行分户经营,农民还在沿用传统手工劳动工具。这说明我国当前的农村经济

A. 大体仍处于自给自足状态

B. 能有效挖掘现有土地潜力

C. 较难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

D. 带有浓厚的小农经济色彩

 

查看答案

1953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对粮食实行了计划收购(即统购)和计划供应(即统销);然后对食用植物油也实行了统购和统销;1954年9月又对棉花实行统购,对棉布实行统购和统销。这一政策的实行

A. 表明工农业产品极大丰富

B. 有利于保障工业化战略实施

C. 反映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D. 促进了当时国民经济的恢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