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自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基本上按现有人口平均分配,把整块土地分割成...

自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基本上按现有人口平均分配,把整块土地分割成许多小块,实行分户经营,农民还在沿用传统手工劳动工具。这说明我国当前的农村经济

A. 大体仍处于自给自足状态

B. 能有效挖掘现有土地潜力

C. 较难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

D. 带有浓厚的小农经济色彩

 

D 【解析】家庭承包责任制实行于改革开放时期,农村经济不是自给自足状态,故A错误;分户经营,沿用传统手工劳动工具,这不利于有效挖掘现有土地潜力,故B错误;家庭承包责任制实行后,农村的贫困问题逐渐解决,故C错误;土地分割成小块,分户经营,沿用传统手工劳动工具,这些都带有浓厚的小农经济色彩,故D正确。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53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对粮食实行了计划收购(即统购)和计划供应(即统销);然后对食用植物油也实行了统购和统销;1954年9月又对棉花实行统购,对棉布实行统购和统销。这一政策的实行

A. 表明工农业产品极大丰富

B. 有利于保障工业化战略实施

C. 反映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D. 促进了当时国民经济的恢复

 

查看答案

抗战时期,以四川为中心的大后方经济迅速发展,至1944年,其工厂占了国统区工厂总数的88.63%(如下表所示)这种历史现象

年份

1937.7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总计

工厂数量

234

419

517

306

1061

1376

549

5462

 

 

A. 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果体现

B. 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C. 使得中国的工业区域布局渐趋平衡

D. 为中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查看答案

经济学家马寅初1935年在《中国经济改造》一书中认为:面对西方国家的倾销政策,中国保护幼稚工业,除保护税外,用统制的办法,发展国内工业与之相抗,亦为今日国际经济竞争之武器。但到1940年,马寅初就对传统制经济提出批评:“吾人以千数百万同胞之死伤,数百万财产之损失,希冀获得胜利以求民族之快快复兴,决不愿以如是巨大之牺牲来交换几个大财神,将吾人经济命脉操在手中。”马寅初对统制经济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A.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B. 民族工业较快发展

C. 官僚资本迅速膨胀

D. 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盛行

 

查看答案

据统计,1890年上海机器织布局一般工人平均月工资是5元银元左右,同一时期武昌织布官局的工人月工资是7-10元,熟练的技术工人能达到30元甚至更多。而1883年直隶普通农民除去各种赋税折算每月收入不过1元多。这说明了

A. 农民和工人之间的矛盾尖锐    B. 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C. 新的生产方式推动经济发展    D.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查看答案

18721885年的第二阶段中,虽然国防工业仍然是主要的着眼点,但也有更多的关注投向了发展一些追求利润的企业。这类洋务逐渐被看作是时务,因为它们乃针对国家的急迫事务而开办。这里的时务是指

A. 兴办民用工业    B. 创办军事工业

C. 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D. 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