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题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转型时期的几个世纪(15—17世纪)...

(题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转型时期的几个世纪(15—17世纪)中,英国成功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率先完成了从封建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期间,商人的数量和财富不仅迅速增加,而且社会地位也随之获得了提高。……商人还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财富,与英国王权紧密结合,广泛参与国家政治事务,从而使国家制定有利于商人的政策法令。……这一时期,英国商人逐渐成为一支数量可观、拥有强大经济政治实力的重要社会力量,对英国的社会转型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可以说没有商业和商人的推动作用,近代早期英国社会转型的完成是难以想象的。

——白永亮《近代早期英国社会转型中的商人及其作用》

材料二:明清商业相对繁荣,其中不乏豪商大贾,而称雄明清商界者又非徽商莫属。明中叶以来三百年间,从其拥有的资金到广泛的影响力,皆为一时之冠,有“无徽不成镇”之谚……他们(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结果不是使徽州产生资本主义,而是成为一个顽固坚持传统宗法等级制的堡垒,这样的商品经济,实质上只能补充和强化自然经济。

——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和中国》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阐述明清时期中国和近代早期英国商人群体是如何推动两国社会发展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推动社会变革与转型方面,与英国近代商人群体相比明清时期中国商人群体的不同,并分析原因。

 

(1)中国: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各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促进农产品商品化,加强城乡经济联系;对各地区城市的兴起与繁荣起了积极作用;商人群体举行的赈灾、修路、架桥等“义举”,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或在教育事业,社会公益事业以及交通运输等方面贡献较大);一定程度上促进资本主义的萌发和封建社会的解体;(任写三点 英国:英国重商主义的践行者和推动者,增加英国的财富和经济实力;推动海外贸易的发展,开拓海外市场;在工业领域上,商人投资于乡村工业和经营制造业,推动了英国工业的发展;在民族国家形成上,推动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任写三点 (2)不同:英国商人群体推动社会转型,中国商人群体没有成为社会变革和转型的重要力量。 原因: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盘剥与束缚;封建政府重农抑商政策;商业资本用来置地、买官等,商人缙绅化,商业资本封建化;社会购买力低下,消费畸形;经商致富依靠权钱交易,权力支撑; 【解析】(1)关于明清时期的商人群体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根据材料“从其拥有的资金到广泛的影响力,皆为一时之冠,有‘无徽不成镇’之谚”“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促进各地区城市的兴起与繁荣、促进教育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以及交通运输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促进资本主义萌发等方面思考作答。关于近代早期英国商人群体推动英国社会的发展,根据材料“商人的数量和财富不仅迅速增加,而且社会地位也随之获得了提高”“商人还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财富,与英国王权紧密结合,广泛参与国家政治事务,从而使国家制定有利于商人的政策法令”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增强英国经济实力;发展海外贸易,开拓海外市场;推动英国的工业发展;推动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等方面思考作答。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英国商人逐渐成为一支数量可观、拥有强大经济政治实力的重要社会力量,对英国的社会转型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可概括为英国商人群体有力的推动社会转型;根据材料“这样的商品经济,实质上只能补充和强化自然经济”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没有成为社会变革和转型的重要力量方面作答。第二小问,关于原因,根据材料“他们(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结果不是使徽州产生资本主义,而是成为一个顽固坚持传统宗法等级制的堡垒”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权钱交易等)、经济(重农抑商政策、社会购买力低下)、思想观念守旧(商人缙绅化)等方面进行分析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57年一项调查发现,用于卫生、养老金、家庭补贴和援助方面的公共支出(不包括住房和教育)就占西德国家收入的20.8%,占法国国家收入的18.9%,占英国国家收入的12.1%,在瑞典,1957年用于社会服务的费用比1930年高出6倍多;而在意大利,竞高出14倍.此现象表明

A. 国家干预推动社会服务发展    B. 西欧各国的财政出现了赤字

C. 马歇尔计划取得了显著效果    D. 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服务领域

 

查看答案

新政期间,罗斯福对政府债务的规模做过估计,他认为应该控制在350亿美元至700亿美元之间。事实上,直到1935年末,政府的举债额也没有超过最低估计数,甚至一直到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政府举债额也没有超过他的最高估计数。这反映出罗斯福

A. 践行了凯恩斯赤字财政主张    B. 较好处理了税收与国债的关系

C. 对国家的外汇储备缺乏信心    D. 使美国基本上摆脱了经济危机

 

查看答案

(题文)雅克·巴尔赞在《从黎明到衰落》中写道:“(在欧洲)16世纪有关《圣经》理论的文章以及彼此攻讦的文章不再完全用拉丁文来写作,专供僧侣阅读了,而是开始使用比较流行的方言,通过新生的大众传媒手段向民众宣传推广各种思想。”这种行为

A. 有利于培育国家意识

B. 奠定了文艺复兴的基础

C. 摧毁了教会思想专制

D. 扩大了基督教会的影响

 

查看答案

在伯里克利时期,所有官员和议事会议员都必须接受陪审法庭的任职资格审查和卸任后的账目审计,陪审法庭还有权审查官员的任内表现。这说明,在当时的雅典

A. 陪审法庭拥有监察权

B. 陪审法庭主导城邦事务

C. 公民参政权受到限制

D. 分权制衡机制得到完善

 

查看答案

2017年6月7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2017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中国2016年对外投资飙升44%,达到1830亿美元,这是中国在该报告中首次成为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国。外国直接投资中国处于第三位,流入量为1340亿美元,同比小幅下滑1%。这反映出中国

A. 市场经济有较强的排他性

B. 对外贸易维持了顺差局面

C. 重视进行资本的分化整合

D. 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深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