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新政期间,罗斯福对政府债务的规模做过估计,他认为应该控制在350亿美元至700亿...

新政期间,罗斯福对政府债务的规模做过估计,他认为应该控制在350亿美元至700亿美元之间。事实上,直到1935年末,政府的举债额也没有超过最低估计数,甚至一直到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政府举债额也没有超过他的最高估计数。这反映出罗斯福

A. 践行了凯恩斯赤字财政主张    B. 较好处理了税收与国债的关系

C. 对国家的外汇储备缺乏信心    D. 使美国基本上摆脱了经济危机

 

B 【解析】材料反映了罗斯福主要是通过加税来支撑投资而不是依靠大规模举债,故A项排除;罗斯福新政最大的特点是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这就需要非常庞大的财政收入作为支撑,因此罗斯福政府要么大规模举债,要么增加税收,从材料看,其举规模与预估出入并不算大,这说明其主要是通过采取加税措施来支撑财政投资,从而减少了财政赤字,故B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罗斯福对国家外汇储备缺乏信心,故C项排除;1935年,随着新政的进行,美国经济开始小幅度回升,因此,材料现象不能说明美国基本上摆脱了经济危机,故D项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雅克·巴尔赞在《从黎明到衰落》中写道:“(在欧洲)16世纪有关《圣经》理论的文章以及彼此攻讦的文章不再完全用拉丁文来写作,专供僧侣阅读了,而是开始使用比较流行的方言,通过新生的大众传媒手段向民众宣传推广各种思想。”这种行为

A. 有利于培育国家意识

B. 奠定了文艺复兴的基础

C. 摧毁了教会思想专制

D. 扩大了基督教会的影响

 

查看答案

在伯里克利时期,所有官员和议事会议员都必须接受陪审法庭的任职资格审查和卸任后的账目审计,陪审法庭还有权审查官员的任内表现。这说明,在当时的雅典

A. 陪审法庭拥有监察权

B. 陪审法庭主导城邦事务

C. 公民参政权受到限制

D. 分权制衡机制得到完善

 

查看答案

2017年6月7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2017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中国2016年对外投资飙升44%,达到1830亿美元,这是中国在该报告中首次成为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国。外国直接投资中国处于第三位,流入量为1340亿美元,同比小幅下滑1%。这反映出中国

A. 市场经济有较强的排他性

B. 对外贸易维持了顺差局面

C. 重视进行资本的分化整合

D. 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深化

 

查看答案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者开始探讨专制主义、封建特权、世袭制等问题,其中以对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探讨影响最大。可知

A. 进一步解放思想的必要性

B. 根除封建主义的残余势力

C. 回归历史研究的本来轨道

D. 进行政治改革是当务之急

 

查看答案

《帝国主义与中国海关资料丛编)载,1937年8月26日,海关总税务司F.W.Maze致国府行政院长孔祥熙电:“应付日(本)庚(子赔)教及善后结款,为保持海关完整、维护税收计,仍应暂予照付,以全债信而免纠纷。”27日孔祥熙回电:“宥电悉。月款可照议暂付。”由此可见

A. 国民党军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B. 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

C. 列强积极在中日间和平斡旋

D. 国民政府力避涉日外交纷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