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日渐自觉的理性民族主义时代的到来,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日渐自觉的理性民族主义时代的到来,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巴黎和会前后的爱国运动,遍及海内外所有中国人中间,国人对以往的外交政策及本国政府不再抱有希望。既如此,只有自已行动起来,“国民外交”成了一个响亮口号,爱国各阶层将帝国主义侵略和对中国主权领土的破杯视为外敌与内奸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表明此时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发展到国民整体主动地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的新阶段。

——摘编自卫金桂《论五四时期的中国民族主义》

材料二20世纪20年代的国民革命,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共同目标下,工人、农民、青年学生以及商人、妇女等各个阶层的广大民众都被动员起来。当时的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时论认为“枪与笔联合起来,所以到处如入无人之境”。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抗日战争部分大事摘录

 

时间

大事

1935年5月24日

《义勇军进行曲》借助电影《风云儿女》开始传唱大江南北

1937年9月22日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提交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938年5月26日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指出人民战争的力量及其源泉

1940年8月20日

八路军对华北日军发起总攻,参战兵力达105个团

 

 

——摘编自张宪文等著《中华民国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五四时期中国民族主义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一时期中国民族主义高涨的国际政治背景。

(2)据材料二,归纳国民革命运动促进中国民族主义发展与深化的集中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取得的重大成果。

(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枢纽,请结合材料三加以分析?

 

(1)基本特点:爱国阶层主动抗争;国人广泛参与爱国运动;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相结合。(答齐2点即可) 国际政治背景:十月革命的推动;巴黎和会对中国主权的严重损害。 (2)集中表现:反帝反封建成为人民的共同目标;国共通过大规模的社会动员推进爱国斗争。 重大成果: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帝国主义 (3)分析:振奋了民族精神,爱国主义得到极大张扬;中华民族为民族独立与解放共同奋斗;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人民革命力量发展壮大。 【解析】第(1)问,“基本特点”,依据材料一“既如此,只有自已行动起来,‘国民外交’成了一个响亮口号,爱国各阶层将帝国主义侵略和对中国主权领土的破杯视为外敌与内奸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表明此时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发展到国民整体主动地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的新阶段”概括得出:爱国阶层主动抗争、国人广泛参与爱国运动、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相结合等。“国际政治背景”,依据所学知识从十月革命的推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等角度分析。 第(2)问,“表现”,依据材料二信息“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共同目标下,工人、农民、青年学生以及商人、妇女等各个阶层的广大民众都被动员起来”归纳得出:反帝反封建成为人民的共同目标;国共通过大规模的社会动员推进爱国斗争。“重大成果”,依据所学知识从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帝国主义势力等方面回答。 第(3)问,“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三从抗日战争振奋了民族精神,爱国主义得到极大张扬;中华民族为民族独立与解放共同奋斗;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人民革命力量发展壮大等角度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列宁在1917年8月9日越过俄、芬边境时使用的假身份证。列宁使用此身份证回俄国的主要目的是

A. 领导俄国人民推翻沙皇统治

B. 建立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

C. 号召人民转向社会主义革命

D. 组织暴力革命推翻俄国政府

 

查看答案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正如整个世界感受到史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和加特林的机枪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和《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共产党宣言》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在这里说明的是

A. 世界各地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

B. 交通工具和武器对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

C. 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

D.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的影响重大

 

查看答案

“普法战争的失败及围城时期的痛苦,无产阶级的失业和小资产阶级的破产,资产阶级的卖国行为及其加重人民苦难的措施——这一切便是推动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这次发生在巴黎的革命

A. 其爆发的原因由于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B. 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经验

C. 标志着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了政治舞台

D. 使社会主义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

 

查看答案

《全球通史》指出:“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A. 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统治

B. 实行新经济政策

C.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 巩固苏维埃政权

 

查看答案

1934年9月《红旗周刊》指出:“湖南……江西等六省灾情最重,良田被毁,饿殍遍布,国民政府因国民党腐化而救灾不力,只有推翻国民党统治,建设劳动工农贫民自己的政权,才能从根本上根绝水患。”该文章的主旨是

A. 向全国通报六省灾情以争取救援

B. 揭露国民政府的腐朽性和反动性

C. 只有建立人民政权才能断绝灾害

D. 将救灾工作同土地革命结合起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