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34年9月《红旗周刊》指出:“湖南……江西等六省灾情最重,良田被毁,饿殍遍布...

1934年9月《红旗周刊》指出:“湖南……江西等六省灾情最重,良田被毁,饿殍遍布,国民政府因国民党腐化而救灾不力,只有推翻国民党统治,建设劳动工农贫民自己的政权,才能从根本上根绝水患。”该文章的主旨是

A. 向全国通报六省灾情以争取救援

B. 揭露国民政府的腐朽性和反动性

C. 只有建立人民政权才能断绝灾害

D. 将救灾工作同土地革命结合起来

 

D 【解析】材料“1934年……只有推翻国民党统治,建设劳动工农贫民自己的政权,才能从根本上根绝水患”反映了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将救灾工作同土地革命结合起来,故D正确;材料没有反映通报六省灾情以争取救援的主张,故A错误;中共揭露国民政府的腐朽性和反动性是为了进行土地革命,故B错误;“只有建立人民政权才能断绝灾害”说法过于绝对,故C错误。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36年,中德签订合同,德国向中国提供1亿马克的无限期周转贷款,中国可随时用之于购买德国工业产品及其他产品,并规定贷款除南京资源委员会提取小部分用于购买工矿设备和技术合作外,其余绝大部分由南京用来购买德国军火和兵工设备。中国签订该合同的目的是

A. 借助德国力量牵制日本

B. 体现两国政权的密切合作

C. 夯实中国备战物质基础

D. 发展有利抗日的国际环境

 

查看答案

(题文)下表为两人对发生于1839年中英某次战役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双方

林则徐(中国)

义律(英国)

描述

英舰开炮后,关天培立即下令座船回击,并指挥各船协力进攻,多次击中窝拉疑号。接仗约有一时之久,窝拉疑号“帆斜旗落,且御且逃”,海阿新号亦“随同通去”。

英舰原泊于清军舰队的下面,开战后,“(英军)倾泄了毁灭性的炮火”。“中国人以他们的国有精神回击,但是,我方可怕效力的火力很快便显示出优势”。战斗进行了不到3刻钟,清军便撤退了。

 

 

A. 义律亲自指挥了战斗

B. 清军在战役中占据优势

C. 清军进行了英勇抵抗

D. 英军舰队率先退出战斗

 

查看答案

宋代有知识分子主张重建上古时代的宗法组织,形成了以修宗谱、建宗祠、置族田、立族长、定族规为特征的新的宗族制度。高级官僚在宗族建设中起了重要作用,如范仲淹为加强本族内部的相互扶助,设立了“义庄”等。这些做法有利于

A. 抑制土地兼并

B. 进一步完善选官制度

C. 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 国家权力在乡村的渗透

 

查看答案

(题文)1945年8月20日蒋介石再次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电报:“大战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在电文中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主要理由是(、)

A. 继续合作,惩罚日本

B. 明辨是非,打击共党

C. 巨头聚首,发展友谊

D. 避免内战,共商大计

 

查看答案

下表反映了历代官话的变迁。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官话

东周

周平王迁都洛邑(洛阳)后,洛邑的语言就成了东周时期官话的基础

秦汉

汉代官话为“洛语”,洛语承袭了先秦时代的“雅言”。汉朝的汉语标准语称为“雅言”

魏晋

西晋以“洛语”为官话。衣冠南渡后,“洛语”与中古吴语结合,形成了金陵雅音(官话)

唐宋

“洛语”发展到了最高峰,达到了一字一音,周边国家皆学习洛阳官话

元朝以元大都(北京)的汉语语音为官话,称为“天下通语”

历代战乱时期衣冠南渡,使南京话的“中原之音”相对纯正,南京话成为官话

元朝时旧北平话与南京官话相融,并融入满族语音,这样就形成了北京官话

 

 

A. 实现了全国文字的统一

B. 有利于促进文化认同

C. 消除了各地语言的隔阂

D. 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