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唐太宗晚年曾自我评价:“济育苍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益多损少,人不怨。”...

唐太宗晚年曾自我评价:“济育苍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益多损少,人不怨。”下列不属于唐太宗功绩的是

A. 巩固统一,维护主权

B. 文德治国,完善科举

C. 不夺农时,轻徭薄赋

D. 重用人才,善于纳谏

 

A 【解析】本题属于逆向型选择题,康熙帝的功绩是巩固统一,维护主权,故A错误,符合题意;唐太宗以文德治国,完善科举制,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唐太宗实行不夺农时,轻徭薄赋的政策,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唐太宗注意重用人才,善于纳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李世民死后,其武才人被李治纳入宫中,封为昭仪,最终成为皇后。其实整个唐代妇女改嫁非常普遍,包括皇家公主、达官贵人,皆无禁忌。这反映了唐代

A. 否定了儒家纲常伦理观念

B. 男女平等观念被认同

C. 市民文化开始影响婚姻观

D. 自由开放的时代风貌

 

查看答案

封建史学家描述“贞观之治”时说:“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斗米三四钱……此皆古昔未有也。”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史学家对“贞观之治”有夸大溢美之词

B. 反映出唐太宗不拘一格的用人之道

C. 说明唐太宗反复强调“存百姓”的思想

D. 客观公正地反映出“贞观之治”的真实面貌

 

查看答案

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个皇帝,曾受封“秦王”,以“玄武门之变”夺位登基。李世民的夺位行为违背了

①孔子的“礼”

②董仲舒的“纲常”

③西周的宗法制

④老子的“道”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唐太宗在位的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安定,国力增强,被史家誉为“贞观之治”。下列举措有助于形成这一局面的有

①颁布“推恩令”,允许诸侯王把封地分封给自己的子弟

②完善科举制,让出身低微但有才能的人有做官的机会

③重视农业生产,减免租赋,减少力役,减轻农民负担

④改变“贵中华、贱夷狄”观念,对各少数民族一视同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光荣革命后,议会成为英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但是土地贵族(托利党)操纵着议会议员的选举。

    1832年英国进行议会改革,重新分配议席。新兴工业城市取得较多议席。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工业资产阶级和农村中的富裕农民得到选举权,改革使英国的选民人数从48.8万增加到80.8万。这次议会改革以和平的方式削弱了贵族保守势力。

    1867年的议会改革法案取消了46个“衰败选区”,空出52个议席分给大工业城市和较大的郡。法案还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使选民总数由135万增加到225万,小资产阶级和上层工人都获得选举权。

    1884年,议会通过新的改革法案,使部分农业工人也获得了选举权。这样,城市和农村地区的选举资格基本统一起来,英国的选民达到450万人。

                                                   ——据《世界近代史》等资料整理

    (1)19世纪英国经三次议会改革后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据材料概括其进步的表现。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英国三次议会改革的共同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