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光荣革命后,议会成为英国的最高国家...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光荣革命后,议会成为英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但是土地贵族(托利党)操纵着议会议员的选举。

    1832年英国进行议会改革,重新分配议席。新兴工业城市取得较多议席。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工业资产阶级和农村中的富裕农民得到选举权,改革使英国的选民人数从48.8万增加到80.8万。这次议会改革以和平的方式削弱了贵族保守势力。

    1867年的议会改革法案取消了46个“衰败选区”,空出52个议席分给大工业城市和较大的郡。法案还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使选民总数由135万增加到225万,小资产阶级和上层工人都获得选举权。

    1884年,议会通过新的改革法案,使部分农业工人也获得了选举权。这样,城市和农村地区的选举资格基本统一起来,英国的选民达到450万人。

                                                   ——据《世界近代史》等资料整理

    (1)19世纪英国经三次议会改革后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据材料概括其进步的表现。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英国三次议会改革的共同原因。

 

(1)逐渐降低财产资格限制,选民范围不断扩大;土地贵族地位下降,工业资产阶级地位上升,部分农民、工人获得选举权;选区议席分配适应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同时兼顾农村地区。 (2)原因: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壮大和土地贵族力量的削弱;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工人运动的斗争诉求;英国政府有维系统治且适时而变的传统。 【解析】(1)本题据材料“新兴工业城市取得较多议席。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工业资产阶级和农村中的富裕农民得到选举权……分给大工业城市和较大的郡……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部分农业工人也获得了选举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降低财产资格限制、选民范围扩大、工业资产阶级、农民、工人地位、兼顾农村地区等方面概括其进步的表现。 (2)本题根据材料“土地贵族(托利党)操纵着议会议员的选举……削弱了贵族保守势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两次工业革命、工业资产阶级壮大和土地贵族力量的削弱、无产阶级壮大、英国政府适时而变等方面分析19世纪英国次议会改革的共同原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大多数人认为18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存在着如图所示的特点。

——摘编自彼得•肯迪《全球性转变——重塑21世纪的全球经济地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图l所示的特点进行探讨。(说明:从图1中提取一个经济发展的特点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 世纪以前英国穷人的救济问题多是通过基督教会、个人慈善捐款等方式解决。国家 并没有将其视为自己的责任。相反,视贫困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经常制定惩治流浪者(大多是失地 的农民)的血腥法律,并引起农民的强烈反抗。这种情况下,为稳定社会秩序,1601  年都铎王朝颁 布了《伊丽莎白济贫法》把贫民区分为三种(1)强壮有力而不愿工作的,(2)老弱残疾而不能工作的, (3)不幸而找不到工作的。第一种贫民不能得到任何救济,他们要接受强制劳动,对拒绝工作的人则 要被关入惩戒所,为酷刑所惩罚甚至被处死。第二种无劳动能力的贫民可以得到救济,对第三种不 幸找不到工作的人规定济贫官有帮助其找到工作的义务。

——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材料二 1945 年,英国工党政府上台后,在凯恩斯主义的指导下,遵循“最低原则”“普遍原则”和 “责任原则”着手建立比较完善的福利制度,1948 年宣布建成世界上首个“福利国家”。政府给公 民的津贴与补助,名目越来越多,几乎包括了“从摇篮至坟墓”所需的所有福利项目。1960 年,英 国社保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6.6%,到 1983 年,达到 13.1%

——摘编自易梦红、佟家栋《平等与效率间的再权衡》等

(1)依据材料一,分析指出 17 世纪英国福利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原因

(2)依据材料二分析二战后英国福利制度与 17 世纪比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变化的影响。

 

查看答案

图 1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图 1 是 2001—2014 年金砖国家和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较图,图中上方线条代表美国的国 内生产总值,下方线条代表金砖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据此可知(   )

A. 各国经济发展水平趋于一致    B.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加强

C. 金砖国家将领跑世界的经济    D. 两极瓦解使世界竞争更激烈

 

查看答案

1946年,美国外交家乔治·凯南说:“我们坚持采取欧洲联合的方式,是希望促使欧洲人以欧洲大家庭员而非民族主义者的方式思考欧洲面临的经济问题。”乔治·凯南的这一观点

A. 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B. 对欧共体的作用估计过高

C. 出于美国遏制苏联的战略需要

D. 侵犯了欧洲民族国家主权

 

查看答案

1933年3月,罗斯福总统开始推行新政时,州长们纷纷表态支持其复兴计划:但是到了1935年,州长们对新政态度发生分化,甚至有人提出要强烈抵制。导致州长们态度变化的原因是罗斯福新政

A. 损害了资本家的根本利益

B. 放弃了贸易保护政策

C. 受到了苏联经济政策的影响

D. 不断强化联邦政府权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