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说,秦以后由封建时代进入郡县时代,此后虽然出现过“...

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说,秦以后由封建时代进入郡县时代,此后虽然出现过“封建的四次反动”,但都以失败告终。这表明

A. 封建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B. 血缘政治的影响深远

C. 官僚政治符合历史趋势

D. 民主思潮的逐渐兴起

 

C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皇帝直接任命中央和地方官员,实现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由“‘封建的四次反动’,但都以失败告终”可知,贵族政治终将被官僚政治所取代,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官僚政治符合历史趋势,而没有涉及皇权加强的信息,排除A。材料主旨不是强调血缘政治的影响深远,而是强调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是历史发展的潮流,排除B。近代中国民主思想产生于19世纪末,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春秋战国时期,为巩固边陲,设立带有军事功能的郡县。秦统一后,为强化对六国故地和边远地区的直接控制,置郡三十六,县八九百,郡县制正式确立。这一变化有利于

A. 瓦解血缘宗法制度    B. 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C.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 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查看答案

西周时分封设爵位五等,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级,爵位等级依次递减。战国时秦国则设爵位二十等,平民也可因军功封爵,有爵位者按等级享受不同待遇。这一变化说明秦国

A. 分封制进一步发展和细化

B. 平民可因军功而成为世袭贵族

C. 封爵制成功瓦解了分封制

D. 社会等级日益固化且层次复杂

 

查看答案

王国维指出:“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王国维认为周人制度主要满足了

A. 贵族等级特权的需要

B. 同姓诸侯利益的需要

C. 安定发展王室的需要

D. 维护强化王权的需要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经济全球化的的概念开始流行于20世纪80年代,但实际上早在150多年前,马克思(1818—1883)就已经致力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他指出,生产力的发展进步推动了人类历史由狭隘性的地域性历史发展为开放的世界历史,也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产生。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世界历史形成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直接推动者。马克思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本性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在一国内,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发展的惊人生产力和财富增长的狭小基础形成矛盾,资本输出国外,不是因为它在国内绝对过剩,而是因为在国外利润率更高。所以,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的生命线。由资本对外扩张推动的全球化使世界市场不断拓展,兼具破坏性和建设性双重属性,既实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展,体现了国际剥削关系,又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了世界经济呈现出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趋势。因此,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是难以避免的。

——摘编自富丽明《经济全球化理论研究》等

(1)根据材料,概括马克思有关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反法西斯战争结束70年来,中美关系大致经历四次转型,在相当大程度上反映了时代变迁轨迹与两国自身发展进程。第一次是从二战结束到朝鲜战争,中美关系经历了从盟友到敌人的转变,双方关系陷入全面对抗;第二次是从尼克松访华到中美建交,中美关系从敌人转向准盟友;第三次是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到美对华政策将人权与最惠国待遇脱的,中美关系从准盟友转向非敌非友,合作与竞争并存;第四次是2008年金融危机和北京奥运会后,中美关系步入迄今最全面深刻、又最复杂微妙的转型期,中美高层冷静、坚定、沉着地增信释疑,推进合作,管控分歧,在努力实现中美关系向更高层次转型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

——摘编自王在邦《中美关系划时代转型的观察与思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美关系转型的共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关系转型的历史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