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题文)在中国历史上的某一时期,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其中14%的人搞...

(题文)在中国历史上的某一时期,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其中14%的人搞农业,24%的人搞纯科学,只有1%的人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的翻译。出版的中国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了38%到45%,而其他语种的翻译只占共到3%到6%。这一状况最可能出现在

A. 俄国十月革命时期

B. 新文化运动时期

C. “一五”计划时期

D. 文化大革命时期

 

C 【解析】依据题干“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其中l4%的人搞农业,24%的人搞纯科学,只有1%的人从事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翻译”可以看出这一时期重点强调重工业,“出版的中国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了38%到45%,而其它语种的翻译只占3%到6%”说明主要学习苏联,结合所学可知,一五计划时期,为了改变我国重工业落后面貌,向苏联学习,优先发展重工业,因此材料现象出现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排除A;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不符合材料“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排除B;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与材料注重发展重工业不相符,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33年,国民政府在与西方列强谈判后,经立法院审议通过,正式公布了新的关税修订案,将之前最高50%的进口税率提高到80%,实行5%到80%共14级的累进税率。这次税制改革

A. 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 树立了独立自主的国际形象

C. 收回了海关行政管理权

D. 扭转了长期的对外贸易逆差

 

查看答案

据中国海关统计,从19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末的20年间,进口纱布的单位售价下降了25%左右,对该材料理解合理的是

A.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有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 体现国人崇洋媚外心态

D. 促进了落后地区的经济繁荣

 

查看答案

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采用这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

A. 江南制造总局

B. 轮船招商局

C. 发昌机器厂

D. 继昌隆机器丝厂

 

查看答案

分析下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变化图,A点高潮出现的原因是

①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②洋务企业的诱导,外商企业的刺激

③清政府放宽对民间投资设厂的限制

④"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的思想主流

⑤帝国主义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无暇东顾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题文)日本学者福泽谕吉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按此推理,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A. 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B. 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C.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

D. 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