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据中国海关统计,从19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末的20年间,进口纱布的单位售价下降...

据中国海关统计,从19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末的20年间,进口纱布的单位售价下降了25%左右,对该材料理解合理的是

A.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有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 体现国人崇洋媚外心态

D. 促进了落后地区的经济繁荣

 

B 【解析】材料说明从19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的20年间,进口纱布价格降低而棉布数量增加了,这得益于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的巨大贡献,而洋务派的这一举措有利于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产生和发展,故B项正确;A出现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排除;C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采用这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

A. 江南制造总局

B. 轮船招商局

C. 发昌机器厂

D. 继昌隆机器丝厂

 

查看答案

分析下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变化图,A点高潮出现的原因是

①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②洋务企业的诱导,外商企业的刺激

③清政府放宽对民间投资设厂的限制

④"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的思想主流

⑤帝国主义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无暇东顾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题文)日本学者福泽谕吉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按此推理,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A. 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B. 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C.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

D. 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

 

查看答案

“中国本身还具有任何一个……帝国都无法与它相比的一种内聚性。……这种内聚性,……从数千年前中国文明的早期阶段就有了。”导致这种“内聚性”形成的因素是:

①小农经济

②商品经济

③中央集权

④儒家思想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十月武装起义胜利后不久,列宁说,我们坚信西欧一定会发生革命,现在人们已经感 到空中雷电密集,预感到马上会爆发一场大雷雨;虽然不能断言革命在哪一天爆发,“但 是我们能够促进革命”,“帮助西欧人民发动不可战胜的社会主义革命”。列宁强调

A.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是历史的必然

B. 各地全部政权一律转归工兵苏维埃

C. 全世界无产阶级力量武装保卫苏俄的重要性

D. 十月革命是欧洲社会主义革命的序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