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面“1916-1922年日本棉纱输华消长比较表”。导致表中日本棉纱输华价值...

阅读下面“1916-1922年日本棉纱输华消长比较表”。导致表中日本棉纱输华价值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1916-1922年日本棉纱输华消长比较表

年份

价值(千日元)

占日本输华总值百分比

1916

63843

33.1

1917

85801

26.9

1918

86366

24.0

1919

84113

18.8

1920

81060

19.7

1921

47113

16.4

1922

62185

18.3

 

 

A. 日本放松对华的经济侵略    B. 受国民大革命兴起的影响

C. 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    D. 日本失去独霸中国的地位

 

C 【解析】1916--1922年日本棉纱输华消长比较表中,日本棉纱输华价值量逐渐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因为1915年日本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这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不满,所以由此引发了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运动,故C项正确;1916年正好是一战期间,当时日本对华侵略是加强了的,故A项不符合史实;国民大革命兴起于1924年,不符合上述时间,故排除B;日本失去独霸中国的地位是在华盛顿会议签订《九国公约》之后,也不符合题干时间,故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代表作《明夷待访录》,比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还要早近一百年,有人称它为“另一部《人权宣言》”。这两部著作所反映的主要共同点是

A. 批判君主专制、保证人民基本权利    B. 构建未来资本主义政权组织形式

C. 反对封建礼教、强调人人生而平等    D. 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查看答案

宋初文书写道:“凡制赦所出,必自宰相。”宋仁宗时期,台谏制度得以重视,台谏官员脱离对宰执的依附,只需对皇帝一人负责。仁宗朝的宰执因台谏而罢免者达57人,欧阳修感叹道:“近年宰相多以过失,因言者罢去。”这种变化体现出当时

A. 北宋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监察体系    B. 谏官地位上升保证了政治统治清明

C. 官僚政治对皇权的制约作用下降    D. 台谏与宰相的斗争削弱了中央集权

 

查看答案

秦汉时期,丞相是朝廷中掌握行政实权的总理大臣,“门下”是皇帝的侍从机关。魏晋时“门下”发展为侍中寺,凡属重要政令,皇帝都要征求其意见,东晋时,改为门下省,权势渐重,南北朝时,成为与中书省、尚书省鼎足而立的政治核心机关。这一历程反映了

A. 三省集体议政提高了行政效率

B. 门下省成为监察百官机构

C. 丞相参与决策的权力逐渐削弱

D. 宰相逐渐退出了权力中心

 

查看答案

先秦时期,墨家学派与儒家学派并称“显学”。秦汉之际,墨家急趋衰微,最终于西汉中期淡出历史舞台。墨家学派淡出历史舞台最可能的因素是

A. 主流意识形态确立    B. 小生产者大规模减少

C. 墨学背离传统思想    D. 因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建国初期工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1952年

1956年

1957年

工业总产值

343.3

703.6

783.9

农业总产值

483.9

582.9

604.O

工农业总产值

827.2

1286.5

1387.9

 

    * 注:1952年工业比1949年增加187%,农业增加50%。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

材料三   读下表

 

1978年

2000年

城市数量

193个

663个

小城镇

2173个

20312个

市镇总人口

1.7亿

4.56亿

城市化水平

17.9%

36.1%

 

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现象?试举出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三条即可)。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简要指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