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庆历二年,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王安石以进士第四名及第。...

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庆历二年,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王安石以进士第四名及第。后世流传:主考官翰林学上聂冠卿等人原定王安石为进士第一名,却因王安石在答卷中引用“孺子其朋”(《尚书周书洛诰》中周公告诫成王的话)一词而被宋仁宗“削去魁首,斥为第四”。后世流传的王安石科举经历从本质上反映出

A. 北宋科举制度尚不够完善

B. 皇权凌驾于官僚机构之上

C. 北宋时期皇权进一步强化

D. 科举制度走向了僵化腐败

 

B 【解析】 材料“主考官翰林学上聂冠卿等人原定王安石为进士第一名,却因王安石在 答卷中引用“孺子其朋”(《尚书周书洛诰》中周公告诫成王的话)一词而被宋仁 宗“削去魁首,斥为第四”表明皇权凌驾于官僚机构之上,故 B 正确; ACD 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是东汉和唐代部分卿职的职责对比,

 

东汉 

 

唐代

太常

掌礼仪祭祀,每祭祀,先奏其礼仪及行事,常赞天子。

太常

掌邦国礼乐、郊庙、社程之事,以八署分而理焉

卫尉

掌宫门卫士,宫中檄循事`。

卫尉

掌邦国器械、文物之政令`

少府

掌中服御诸物,衣服宝货珍膳之属。

太府

掌邦国财货之政令。

太仆

掌车马。天子每出,奏驾上卤簿用;大驾则执驭。

太仆

掌邦国厩牧、车舆之政令。

 

对其中变化趋势的认识正确的是

A. 中枢权力职官分离趋势加快    B. 皇室与国家财政逐渐分离

C. 中枢权力分工明确互相制衡    D. 实现从家臣到朝臣的转变

 

查看答案

元狩六年,汉武帝一方面强迫前帝所立的诸侯王分封子弟为列侯,另一方面在立自己的三子为王时故意文饰其分封之意,从而使得分封过程颇为曲折,经过霍去病等人的三次奏请,武帝下制曰:“立皇子闳为齐王,旦为燕王,胥为广陵王。”汉武帝这一做法的主要原因是

A. 汉武帝对诸侯王的素质要求高

B. 汉朝同姓子弟之间的矛盾尖锐

C. 当时“推恩令”正在全面实施

D. 汉武帝已完全解决了王国问题

 

查看答案

据成书于西汉中期的《史记》等文献记载,秦二世是靠矫诏篡位当上皇帝的。考古学家在一枚秦代竹简上发现,秦二世称“朕奉遗诏”继位,这一说法得到了记载秦始皇临终遗言的西汉初竹书《赵正书》的印证。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史记》关于秦朝历史的记载不够准确

B. 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 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D. 考古发现能弥补历史文献记载的不足

 

查看答案

晋定公十九年(公元前493年),赵简子率师伐齐,誓词中有“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这反映出

A. 县郡设置在部分诸侯国已形成

B. 诸侯没有再分封的权力

C. 按军功授爵是当时改革的趋势

D. 郡县制是临时地方制度

 

查看答案

史书记载,和受封者一同前往封地的人员,除其所辖的官吏、家族、亲朋外,还有周天子赏赐的奴隶。各诸侯国居民在族属上虽仍以周人为主,但已发生很大变化。这表明

A. 分封制已无法维护周政权    B. 西周分封制有顽强生命力

C.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形成    D. 封国制度有利于民族融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