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据成书于西汉中期的《史记》等文献记载,秦二世是靠矫诏篡位当上皇帝的。考古学家在一...

据成书于西汉中期的《史记》等文献记载,秦二世是靠矫诏篡位当上皇帝的。考古学家在一枚秦代竹简上发现,秦二世称“朕奉遗诏”继位,这一说法得到了记载秦始皇临终遗言的西汉初竹书《赵正书》的印证。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史记》关于秦朝历史的记载不够准确

B. 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 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D. 考古发现能弥补历史文献记载的不足

 

D 【解析】考古学家在一枚秦代竹简上发现,秦二世称“朕奉遗诏”继位,这一说法得到了记载秦始皇临终遗言的西汉初竹书《赵正书》的印证,这一说明D符合题意;秦二世所奉遗照是不是矫诏并没有得到印证,所以A表达不正确;历史真相只有一个,无论如何都不会模糊不清,只是因为条件限制,有可能没有找到足够的证据而已,故排除B;只有考古挖掘与文献记载互相印证才更接近历史的真实,故排除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晋定公十九年(公元前493年),赵简子率师伐齐,誓词中有“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这反映出

A. 县郡设置在部分诸侯国已形成

B. 诸侯没有再分封的权力

C. 按军功授爵是当时改革的趋势

D. 郡县制是临时地方制度

 

查看答案

史书记载,和受封者一同前往封地的人员,除其所辖的官吏、家族、亲朋外,还有周天子赏赐的奴隶。各诸侯国居民在族属上虽仍以周人为主,但已发生很大变化。这表明

A. 分封制已无法维护周政权    B. 西周分封制有顽强生命力

C.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形成    D. 封国制度有利于民族融合

 

查看答案

陕西宝鸡出土的西周时期弓鱼国墓地是弓鱼氏宗族的墓地,墓葬可分为七个等级,其中国君墓规模最大,其余几类墓的规模依墓主身份等级而逐次降低。类似的这种“族坟墓”,在多地考古中均有发现。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 血缘关系主导社会生活

B. 阶级矛盾导致社会危机

C. 宗法关系掩盖贫富悬殊

D. 经济发展维系礼乐体制

 

查看答案

表为不同史籍关于西周分封制的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天子作师,公帅之,以征不德……是以上能征下,下无奸恩”

《国语·鲁语上》

“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藩篱,夏殷以来的故国,方之蔑矣。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

王国维《殷商制度论》

“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

《左传·高祖本纪》

 

 

A. 周天子权力高度集中局面形成

B. 分封制利于强化诸侯与周王的隶属关系

C. 西周姬姓封国承担的贡赋较重

D. 分封制促进了东方各诸侯国的社会发展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光荣革命”建立了一个稳定的政治制度,社会和经济发展也就有了保障。财富的增长十分迅速……对外贸易和殖民地经营成了发财致富的提径,许多人投资海外,在短短的时间里就能做到暴富。“光荣革命”后100多年英国长期进行对外战争,而这些战争基本上都是商业战争,目的是争夺海上通道和争夺殖民地。在18世纪,英国民众中普遍存在着一种战争情绪,比如“詹金斯耳之战”爆发的消息传出后,布里斯托尔和利物浦都出现了民众欢庆的场面。对外战争不仅受到商业集团的支持,而且得到一般民众的欢迎,许多人认为英国的财富来自于海外,英国的商业利益不容损害。在战争时,对外贸易的总额会有所减少;但每次战争结束后,海外贸易就会大大扩展。

——摘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新中国初期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可以“一五”计划为标志。这个经济发展战略,可简单概括为:主要依靠国内积累建设资金,从建立和优先发展重工业入手,高速度地发展国民经济;实施“进口替代”政策,通过出口一部分农产品、矿石等初级产品和轻工业品换回发展重工业所需的生产资料,并用国内生产的生产资料逐步代替它们的进口;改善旧中国留下的工业生产布局极端不合理和区域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的畸形状态;随着重工业的建立和优先发展,用重工业生产的生产资料逐步装备农业、轻工业和其他产业部门,随着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以及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逐步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逐步改善人民生活。

——摘自武力《从二百年的大视野看新中国六十年经济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光荣革命”后推动英国财富迅速增长的主要因素。受其影响英国工业化道路呈现出哪些显著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独特之处,并对这一战略进行简耍评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