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

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

A. 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

B. 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

C. 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

D. 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

 

A 【解析】一只汉代漆杯,竟然“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说明官营手工业 生产专业细化,并由官府掌控,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效率低下,故B项错误;官营手工业不面向市场,故C项错误;官营手工业生产不计成本,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耕田歌》曰:“深耕概(稠密)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鉏(锄)而去之。”这是西汉初城阳王刘章借农谚歌为名所作的一首隐喻诗,暗申诛除诸吕之意。这从侧面可以反映出

A. 统治者体恤民情的思想

B. 地方诸侯势力的极度膨胀

C. 政治斗争对经济的破坏

D. 精耕细作生产技术的成形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端方(1861-1911年),清末大臣。端方任职两江总督期间(1906---1909年)、力主学习西方并躬身践行。近代以来,两江地区发达的传统农业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对西方日新月异的现代农业科技,两江地区的农民依旧不思改良。

为了改变两江农民的知识结构,使其掌握现代化的农业科技,瑞方在两江地区大力倡设新式农业学堂。在他看来,中国农工实业要与外国抗衡,就必须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派遣留学是学习西方的一条直接而有效的途径,“能多派一人必能得一人之益、能早派一日必能收一日之功”。1907年,在端方的支持下,江南商务局在南京紫金山麓设立了江南植茶公所,茶叶试验和生产于一体。宝山县县令提出捐廉开办试验场也得到了端方的认可。同年,瑞方还专门派人到保定府调查农会章程,借鉴保定农会的经验,并以其为蓝本在江宁地区创立了类似的农会。

——摘编自胡茂胜、杨虎《端方与清末两江农业的近代转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端方在两江地区发展农业的背景和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端方发展农业措施的影响。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60年代中后期,美苏关系又趋紧张。在军备控制、越南战争和中东问题上分歧重重的情况下,美国总统约翰逊希望与前来参加紧急联大的苏联总理柯西金会谈,以便“坦率地交换意见”。1967年6月23-25日,双方在美国新泽西州葛拉斯堡罗镇上进行了会谈。这次会谈成果及其有限,但葛拉斯堡罗会谈表明,虽然在重大问题上分歧重重,争夺激烈,一时难以打开僵局,但双方仍在努力减少误解,争取合作和防止严查冲突,寻求达成谅解或默契,保持谈判之门开。会谈以后,两国达成了新的妥协。如在中东问题上,联合国通过了决议,使中东继续保持着有利于超级大国扩张渗透争夺的“不战不和”局面。 在核扩散和核军控问题上,两国取得了新的进展,双方决定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摘编自中国国际关系学会主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苏葛拉斯堡罗会谈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苏葛拉斯堡罗会谈的影响。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铁道部逐步开始主辅分离的进程,铁路系统内的学校、医院、工业工程等辅业逐渐被分离出去。2005年,为缩减管理层级,铁道部正式撤销了铁路分局。当然,这些“断尾求生”式的改革并未涉及铁道部体制的植心……即政企合一型的垄断体制。2008年中央政府提出了旨在优化政府职能的大部制改革,此旧垄断封闭的铁道部体制直接阻碍了政治系统整体优化的实现。

2012年,铁路“两院”改革完成,铁路系统的检察院与法院正式移交地方。在此之后,在2013年的铁道部改革方案中,铁道部职能一分为三:将铁道部拟定铁路发展规划和政策的行政职责

划入交通运输部;组建国家铁路局,由交通运输部管理,承担铁道部的其他行政职责;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承担铁道部的企业职责。铁道部作为独立、政企合一部门的历史就此终结。

——摘编自马得勇、张志原《观念、权力与制度变迁铁道部体制的社会演化论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铁道部体制改革的背景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铁道部体制改革的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一般情况下,如熊彼特所言,“当技术因素与经济因素冲突时,它总得屈服。……在一定的时候所使用的每一种生产方法,都要服从经济上的恰当性”。没有其他要素的配合,技术进步本身并不能导致经济发展。这种情况,最清楚地表现在蒸汽机的发明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方面。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是工业革命的象征,然而从技术史的角度来看,蒸汽机并非18世纪的新发明。

——摘编自李伯重《历史上的经济革命与经济史的研究方法》

围绕材料,結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史实正确,逻辑清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