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表是近代上海《申报》和重庆《商务日报》两份报纸发行的广告量 时间 广告量 报纸...

下表是近代上海《申报》和重庆《商务日报》两份报纸发行的广告量

时间

广告量

报纸

1926.12

1930.11

1932.5

1934.6

《申报》

洋货商品广告量(条/天)

30

29

43

17

占总商品广告比例(%)

27

21.8

53.8

22.4

《商务日报》

洋货商品广告量(条/天)

15

15

17

20

占总商品广告比例(%)

41.7

46.8

41.5

38.5

 

 

据表推断

A. 传统的生活物资被洋货取代

B. 重庆报刊业的西化程度较上海高

C. 重庆广告业比上海更加发达

D. 重庆地区民族工业发展弱于上海

 

D 【解析】从材料信息反映的洋货商品广告量占总商品广告比例来看,重庆《商务日报》在多数年份要高于上海《申报》,即民族工业商品广告量的比例少于上海地区,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重庆地区的民族工业发展弱于上海。故答案为D项。A项说法绝对,排除;材料反映的只是商品广告比例,不能说明重庆报刊业的西化程度就比上海高,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不同商品广告比例,无法从总体上得出重庆广告业比上海更加发达的结论,排除C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关于秦汉时期铁制农具的统计情况。该图客观上反映了该时期

A. 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

B. 官营手工冶铁业发达

C. 治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

D. 铁器已得到全面的推广

 

查看答案

公元前242年,罗马增设外务大法官,处理外国人和罗马市民之间以及外国人相互间事件,其主要职责为“依据其职权给予或不给予诉讼当事人以诉讼权、抗辩权或准予恢复原状等,使合法而不合理的权利丧失其法律上的保障,而使合理而不合法的关系则获得事实上的保护,如同合法的权利一样”。这表明在罗马境内

A. 公民与非公民无区别

B. 万民法取代公民法

C. 外国人获得司法保障

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查看答案

如图是U型微笑曲线,它反映了20世纪60、70年代至今经济全球化的某种现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国际产业分工趋于良性发展

B. 西方发达国家主要占据中游

C. 国际经济新秩序重建任重道远

D. 发展中国家处于曲线左上角

 

查看答案

在西汉,刺史每年8月“巡行所部郡国”,郡守“常以春行所主县”,“秋冬遣无害使”审察案情,至于临时突击督察,大多发生于突发的案情或农民起义的发生。如武帝时派绣衣御史去镇压农民起义,派遣司隶校尉“补巫蛊,督大奸猾。"这说明西汉时期

A. 基本继承了秦朝的监察制度

B. 监察方式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

C. 刺史的设立加强了中央集权

D. 汉武帝扩大了郡守的履职权限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黄帝形象的每次弘扬,都与当时社会形势密切相关。黄帝是秦国崇奉的上帝之一,后加上了神仙家的涂饰;庄子等论道之人又加了一层“道”的涂饰;儒家将其推为古代帝王。汉代史学家司马迁采集众多与黄帝相关的文献和传说资料,排除方士对黄帝的神仙化宣扬,尊崇为封建帝王的理想样板,供奉为华夏的始祖,黄帝的历史形象塑造成型。魏晋南北朝时期,孝文帝带头将拓跋氏改为元,标榜鲜卑族是黄帝的子孙。魏收在《魏书·姓氏志》将北朝各族,包括新改成汉姓的部落姓氏与华夏旧有的诸姓氏,统统归纳成为一体,于是北方各族都成为黄帝的后裔。至此,历史学家的使命基本完成。

(摘编自李凭《黄帝历史形象的塑造》)

材料二:20世纪初,以寻根方式重现黄帝伟大形象,是革命派进行启蒙教育与社会动员的宣传工作重点之一。1903年,刘师培发表《黄帝纪元论》,力主以黄帝纪元取代清朝正朔,“用以唤醒国人的民族自觉”。同时,《江苏》杂志刊登了“中国民族始祖黄帝像”,且附上赞辞:“帝作五兵,挥斥百族,时维我祖,我膺是服,亿兆孙子,皇祖贰兹,我疆我里,誓死复之”。还公开改用黄帝纪年。同时,陈天华的《猛回头》《警世钟》,较早刊登黄帝画像,并纵情高呼黄帝为“始祖公公”,更使黄帝广泛地深入人心。1905年,宋教仁创刊《二十世纪之支那》(《民报》的前身),刊登黄帝画像并配题词。1908年,东京同盟会总部在武装起义迭遭挫折之余,仍然遥祭黄帝以鼓舞党人斗志。

(摘编自章开沅《黄帝与辛亥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先秦、西汉和魏晋时期黄帝的历史形象,并分别说明其形成的历史背景。

(2)对比材料二与材料一,指出晚清革命派塑造的皇帝形象与古代的不同之处,并对革命派塑造皇帝形象的活动予以评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