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40年后,江浙一带有诗云:“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

1840年后,江浙一带有诗云:“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丝更陆续,农人纺丝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中国农产品开始出现商品化趋势

B.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

C. 中国经济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 耕与织相结合的小农经济的主导地位动摇

 

C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结合所学可知,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到中国倾销商品,掠夺蚕丝等原料,使得中国的农产品日益商品化,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C项正确;A项中的“开始”说法错误,应排除;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是在19世纪60、70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列强侵略使得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但,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编写于1914年前后的《浙江各县宣讲稿选粹》,汇集了《说国民常识》《说世界大势》《释自由》《说公德》、《说中国地理》、《释平等》、《劝宝爱国货》、《劝破除迷信》等讲稿。由此推知,宣讲活动旨在

A. 破除封建传统礼教

B. 普及近代国家观念

C. 增强民众科学意识

D. 推动乡村移风易俗

 

查看答案

茅盾在他的著作《春蚕》中有这样的描写:“老通宝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这段描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 西方列强大量向中国输出商品,中国的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B. 列强侵略不断扩大,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中国的农产品日益商品化,农民成为商品化的受益者

D. 出现新式交通运输工具,加快了中国农村的发展步伐

 

查看答案

在鸦片战争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下列情形有可能出现在该时期的有

①福建厦门某茶商向英国出口茶叶,订单数量急剧增加

②上海某地主从国外引进机器设备,创办了纺织工厂

③外国在华创办工厂的数量不断增多,并逐渐合法化

④清政府曾经允许政府和民间私人创办近代民族企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题文)关于国民政府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币制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在中国货币史上有重要地位

②有利于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

③促进了物价回升

④刺激了生产复苏

A. ②③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材料:1965年,美国在越南的军事行动升级后,中国政府在加强对越南的军事援助的同时,向美国政府传递了一系列警示性信息,要求美国不得将战争无限制升级。美国决策者对此颇为重视,加强相互间的信息传递,努力理解中方的信息,并将中方的可能反应作为制定战略决策时必须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同中国政府打交道的过程中,美国表现出某种谨慎与克制,朝鲜战争式的中美直接军事冲突没有重演。

969年上台的尼克松政府,面对美国在越南问题上的困境,以及从亚洲收缩力量的需要,对美国的对外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试图使之适合美国力量的限度和新的国内国际条件。1973年,美国与北越在巴黎签订了协定,越南战争基本结束。

——摘编自陈兼、赫斯伯格《越战初期中美之间特殊的信息传递》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与中国在越南战争中没有发生直接军事冲突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结束越南战争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