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材料:1965年,美国在越南的军事行动升级后,中国政府在加强对越南的军事援助的同...

材料:1965年,美国在越南的军事行动升级后,中国政府在加强对越南的军事援助的同时,向美国政府传递了一系列警示性信息,要求美国不得将战争无限制升级。美国决策者对此颇为重视,加强相互间的信息传递,努力理解中方的信息,并将中方的可能反应作为制定战略决策时必须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同中国政府打交道的过程中,美国表现出某种谨慎与克制,朝鲜战争式的中美直接军事冲突没有重演。

969年上台的尼克松政府,面对美国在越南问题上的困境,以及从亚洲收缩力量的需要,对美国的对外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试图使之适合美国力量的限度和新的国内国际条件。1973年,美国与北越在巴黎签订了协定,越南战争基本结束。

——摘编自陈兼、赫斯伯格《越战初期中美之间特殊的信息传递》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与中国在越南战争中没有发生直接军事冲突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结束越南战争的原因。

 

(1)中美双方加强了信息的沟通与交流;中国国家实力的日益壮大引起美方重视;朝鲜战争的前车之鉴。 (2)美国受越南战争和经济危机影响,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被迫调整外交政策;中国对越南的军事援助;国际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新兴力量的崛起,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受到打击。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中信息“中国政府在加强对越南的军事援助的同时,向美国政府传递了一系列警示性信息,要求美国不得将战争无限制升级”“在同中国政府打交道的过程中,美国表现出某种谨慎与克制”“朝鲜战争式的中美直接军事冲突没有重演”得出吸取朝鲜战争的教训;中国政府 有效的警示信息;美国采取了避免直接冲突的一些措施。再结合所学知识,当时美国的战略中心在欧洲。 (2)根据材料信息“美国在越南问题上的困境,以及从亚洲收缩力量的需要”得出美国调整国际战略,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战争给经济造成巨大负担,战争胜利无望。再结合所学知识,国内反战运动的高涨,也给美国政府极大的压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50年代,位于民主德国萨克森豪森集中营主展区的“反法西斯主义者的面容”展示板可以代表该国在二战记忆中的主要观念,即它作为“好”德意志人的继承者,在反抗“坏”德意志人的斗争中作出了巨大贡献。换言之,它不承担发动战争与种族屠杀的历史罪责,而是同其他战胜国一起共享胜利的喜悦,并一起悼念那些反法西斯主义抵抗运动中的牺牲者。面对冷战格局,该国还坚信自己同西部纳粹残余力量继续战斗的艰巨使命,也是二战的自然延续。对内大赦与对外赔偿构成了联邦德国首任总理阿登纳扭转被占时期的盟军改造路线、推行“正常化”的策略。大批纳粹分子重新进入公共领域,集中营被挪为他用。暗杀希特勒的保守派军人被奉为英雄,因东部国界变动而被驱逐的归乡德意志人则自视为二战的受害者。在冷战氛围下,联邦德国向以色列及屠犹幸存者支付赔偿金,其故意遗忘左翼抵抗者的举动,获得了西方阵营的首肯。

——孟钟捷《社会科学报:德国如何建构二战记忆》2015年2月12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50年代德国对二战记忆的主要态度及原因。

 

查看答案

1946年,美国和苏联两国外交官向各自政府提交了研究报告,对政府的外交政策以及两国间的“冷战”产生了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驻苏大使馆代办凯南向美国政府提交了8000字的“长电报”。电文中认为,克里姆林宫对世界事务的认知根源于苏联传统的不安全感。为了求得安全,他们从未考虑与对手达成妥协,而是要将对手置于死地。凯南还将苏联描绘为一个专制传统早已与意识形态强制相整合的国家,因而它认为外部世界是敌对的。美国必须把对付苏联放在美国对外政策的首位。

——摘编自周建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逻辑》等

材料二: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写了一篇名为《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的报告。报告认为,战后美国争霸世界的动因是垄断资本的帝国主义扩张。美国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其竞争对手被削弱的时机,其资本已渗透到世界的许多国家,加强了在世界的经济地位。美国正在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向,集中反动力量对苏联进行包围。美国已成为苏联的对手。美国正运用着资本和军事这两种武器妄图达到其称霸世界的目的。

——摘编自刘子奎《二十世纪东西方关系》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凯南“长电报”和诺维科夫报告的主要内容。

(6)指出这两个报告形成各自认识的依据。

(2)据材料一、二,归纳凯南“长电报”和诺维科夫报告核心内容的共同之处,并指出形成这一共同之处的原因。

 

查看答案

现任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认为:当今世界己发生根本性变化,最重要的一点是全球政治和经济重心已由西向东,由北向南转移。……探讨应对共同挑战的新准则是论坛的工作重心。符合材料表述的是(    )

A. 发展中国家正在超越发达国家

B. 世界多极格局已经形成

C. 国际经济政治秩序需要重构

D. 大国结盟应对新势力的挑战

 

查看答案

推动下表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成立时间

名称

1955

国际茶叶委员会

1960

石油输出国组织

1962

可可生产者联盟

1970

天然橡胶生产者协会

 

 

A. 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    B. 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

C. 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    D. 经济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

 

查看答案

下表为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数量变化表(单位:个),由此可得到的最确切的信息是

A. 跨国公司是推动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B.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C. 中国经济在世界上无足轻重

D.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