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题文)(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Ⅰ)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

(题文)(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Ⅰ)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A. 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B. 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 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D. 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

 

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中国加大了与西方国家的经贸往来,故选B;20世纪60年代,中国没有与美国实现外交关系的正常化,也就谈不上实现了与西方国家的正常化和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制裁,据此可排除AD两项;中国推行了全方位的外交政策,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所以排除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6年江苏卷)对于即将参加的某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定下的外交基调是:争取越南南北以北纬16度线为界实现停战,促使法军撤出,反对美国干涉。这次国际会议是

A. 日内瓦会议

B. 万隆会议

C. 第一届不结盟政府首脑会议

D.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查看答案

1953年,中国驻缅甸首任大使姚仲明回国述职,周恩来对他说:我们的对外关系中,有切身利害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华侨问题,一个是边界问题。我们同周边国家都有边界纠葛,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十分重要的。解决好这个问题,中国政府(   )

A.倡导召开亚非国家会议 B.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积极融入社会主义阵营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查看答案

甲午战争以来中国曾两次大规模出国作战,一次是参加中国和太平洋战场的战略结合部——缅甸作战;另一次就是抗美援朝。在这两次作战中,许多英雄儿女埋骨于异国他乡。20119月, 19位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遗骸终于被护送回国,归葬于腾冲国殇墓园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墓。20143月,437具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抵达沈阳,归葬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对此,下列评价准确的是

A. 两次遗骸归葬都反映了政府对海外侨胞命运的关注

B. 两次遗骸归葬都有助于中国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结盟

C. 两次出国作战都为实现亚洲和平作出决定性的贡献

D. 两次出国作战都有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迅速提高

 

查看答案

1998年,日本向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机构的捐款和出资占其政府开发援助(ODA)总额的比例高达19.8%。2001年,日本首相向联合国秘书长表示:日本担负了联合国会费的两成,但日本所希望的安理会改革却迟迟不能实现,对此,在国民中间有不满情绪。材料表明日本(  )

A. 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B. 获得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C. 企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D. 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查看答案

1992年9月,莫斯科的学生觉得历史课有点奇怪。老师对他们说不用课本,因为历史课本是两年前修订的。老师还说:“我不知道问什么问题,更不知道判什么答案是正确的。”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

A.俄罗斯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        B.苏联时期虚构捏造历史

C.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发生剧变      D.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