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15世纪,欧洲“新君主”的出现与资本主义...

(历史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15世纪,欧洲“新君主”的出现与资本主义的兴起可以相提并论,到15世纪末,民族君主国的趋势已很明显,新君主们有他们的辩护者和使之合理化的人,其中最著名的是意大利政治思想家和历史学家马基雅维利。他亲眼目睹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各城邦之间残酷无情的竞争,认为人都是变化多端,弄虚作假的。政治就是权力斗争,只要目的正确,可以不择手段。为了维护国家,须背信弃义,不讲仁慈,悖理人道,违反神道。共和国的创建,应借助于新君主的独裁来完成。在他的《君主论》一书中,他为渴望统一的意大利半岛提供了指导。他用冷酷无情的现实主义,抵制任何道德的制约,阐明了政治与宗教和哲学的不同。

——缩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基雅维利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基雅维利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思想的积极影响。

 

(1)主张:性恶论;政治可以不择手段;支持君主独裁;主张意大利统一。 (2)背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文艺复兴兴起;“新君主国”出现;意大利处于分裂状态。 影响:冲击了传统道德,在国家观上摆脱神学束缚,为意大利统一提供指导,为资产阶级政治学奠定基础。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马基雅维利的思想主张要按照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逐层概括即可,例如,材料中的“政治就是权力斗争可以不择手段、共和国的创建应借助于新君主的独裁即支持君主独裁”等均属于马基雅维利的思想主张。 (2)马基雅维利所处的时代背景要从经济方面、政治方面、思想方面等进行多方面的分析,例如,经济方面要突出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思想方面要突出文艺复兴的兴起等。积极影响主要从思想方面、政治方面等方面分析,例如,政治方面主要突出马基雅维利的思想主张为建立资产阶级国家的政治学奠定理论基础、提供方案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布列斯特和约》和《苏德五不侵犯条约》在苏联外交史上始终引人注目。十月革命胜利时,俄国参加帝国主义战争已经三年,苏维埃俄国迫切需要退出战争赢得和平,拟定的谈判原则是“不割地,不赔款”,但这只是俄国的一厢情愿。德国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向苏俄提出苛刻要求,遭到俄国拒绝后,德奥军队从波罗的海至黑海发起了全线进攻,占领了俄国大片土地。1918年3月,俄德签订《布列斯特和约》。根据和约,苏俄丧失约100万平方公里领土、近5000万居民,由德交付60亿马克赔款。

二战前夕,英法和德国方面都在争取苏联,但英法对苏谈判最终未能成功,苏联政府认为,为避免“陷入完全孤立条件下去同德国进行武装冲突,不得不做个适当选择。”1939年5月到8月间,希特勒一再通过外长向苏联表示德国无意侵略苏联,并希望改善彼此关系。8月23日,两国正式签订《苏德互不侵犯奈约》,划分了双方在东欧地区的势力范围。

——摘编自李红庆《论(布列斯特和约)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之区别》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啪《布列斯特和约》签署的必要性。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布列斯特和约》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俄)的影响。

 

查看答案

(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汉初马匹奇缺,“将相或乘牛车”。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率领32万步兵抵御匈奴单于所率的40万劲骑,结果大败求和。为了增加军马数量,西汉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中央主事为太仆,“掌舆马”,京城附近有“天子六厩”,诸厩以下设置一系列养马职官。在边郡设六牧师苑令,主管河西六郡军马。各酃国大都有掌管地方马政的官吏。文帝时期,规定养一匹战马,允许免三人服徭役。武帝时,官府借给百姓母马,让百姓繁育马匹,在边境畜牧,三年后归还,十匹马上交马驹一匹。西汉王朝在鼓励吏民养马之时,对处于生长期和使用最佳期的马匹禁止出境。为取得“汗血马”改良品种,汉武帝不惜派兵千里远征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西汉还从西域乌孙、康居等地引进良种马,使汉马“既杂胡马,马乃益壮”。经过长期的努力,出现了“长城以南、滨塞之郡,马牛放纵,蓄积布野”的繁荣局面。

——摘编自何平立《略论西汉马政与骑兵》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前期马政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前期马政改革的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摘编自余珊珊《东风西渐:中国瓷器的荣耀》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先秦时期,儒家就对家庭伦理进行了诸多阐述。《礼记·大传》中有“是故人道隶亲也,亲亲故尊租,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敬爱百姓……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士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论语·学而》中记载,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朱之有也。君子务本,夯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材料二康有为从卢梭的“无赋人权”论出发,对“夫为妻纲”的说教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极力倡导男女平等。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把传统礼教中的“仁义道德”怒斥为“吃人的礼教”。被胡适称为“只手打孔家店的老英雄”的吴虞则以《吃人与礼教》为题怒斥封建礼教,他在文章中写道:“孔二先生的礼教讲到极点,就非杀人吃人不成功,这真是残酷极了!……我们应该明白了:吃人的就是讲礼教的,讲礼教的就是吃人的呀!”在《说孝》中,吴虞甚至认为“孝的弊端是很多很大的了”。

——摘编自吕红平《先秦儒家家庭伦理及其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先秦儒家家庭伦理观形成的原因,并概括其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近代知识分子对传统家庭伦理道德的看法。综合上述内容,你认为应如何借鉴儒家家庭伦理道德服务当今社会?

 

查看答案

1962年10月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苏领导人之间信息传达不畅,1963年6月,美苏签署备忘录,双方同意在紧急情况时使用直接联系渠道,建立起全球第一条军事热线。之后中东战争等国际问题上,双方有多次对话。这主要体现了

A. 冷战状态下的理性应对

B. 美苏争霸利于世界和平

C. 美苏之间呈现合作态势

D. 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