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图反映了1957—1961年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 从中可以获取的准确信息是...

下图反映了1957—1961年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

从中可以获取的准确信息是

A. 一五计划制约了农业发展

B. 八字方针收效尚不明显

C. 国民经济的调整措施成效显著

D. 中苏关系破裂是农业生产滑坡的主要原因

 

B 【解析】据材料“1957—1961年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的数据可知,1957—1961年我国糖、棉、油等农产品产量都下降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政府已经实行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但材料数据说明八字方针收效尚不明显,故B项正确;一五计划在1957年已经完成,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国民经济的调整措施成效不明显,故C项错误;当时农业生产滑坡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故D项错误。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历史记载:中国历史上的金银比值一直很稳定,在明朝初年及以后很长一段时期,一直维持在1:6上下,到崇祯(1628—1644)年间,这一比值已达1:15之多。对此,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认为,“天启中权阉用事,百官献媚者皆进金卮,金价渐贵”。事实上,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因素是

A. 新航路推动全球贸易时代来临

B. 海禁造成对外贸易大幅萎缩

C. 明朝政府推行赋役征银政策的影响

D. 明朝政治腐败,官员行贿受贿

 

查看答案

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是

A. 清代“广州人多务贾”

B. 苏州“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C. “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

D. 江宁机户李东阳拥有织机五六百张

 

查看答案

(题文)1960年,毛泽东在七千人大会上总结经济困难局面出现的原因时,明确提出了“人祸”的问题。他认为“人祸”不是敌人造成的,而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人祸”应是

A. 阶级斗争的扩大化导致社会动荡

B. 经济建设领域的“左”倾指导方针及其实践

C. 中国和苏联两国关系的不断恶化

D. 中国在外交领域继续坚持“一边倒”的方针

 

查看答案

下列措施或目标体现了赫鲁晓夫执政时期严重脱离苏联实际的是

A. 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B. “20年建成共产主义

C. 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部分企业

D. 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

 

查看答案

明制,手工工匠均入匠籍,分住坐和轮班两种。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明令规定轮班工匠征银代役,每名每年征银四钱五分,称之为班匠银。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班匠银是明朝私营手工业者承担的国家赋税

B. “班匠银实质是官营手工业内部生产关系的调整

C. 征银代役后,轮班工匠成为独立的手工业者

D. 征银代役适应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潮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