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表2为1930-1940年《苏联对外贸易进出口统计表》(单位:百万卢布) 年代 ...

表2为1930-1940年《苏联对外贸易进出口统计表》(单位:百万卢布)

年代

1930

1931

1932

1933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1940

外贸总额

1643

1502

1002

661.8

510.3

477.4

485.4

523.7

475.1

271.4

485.2

 

 

——(表2)孙家恒、孙秀峰主编《苏联对外经济贸易》

表中外贸总额的变化反映了

A. 经济危机严重阻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B. 苏联工业化建设轻视世界市场的作用

C. 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政权的经济封锁

D. 计划经济体制具有自给自足的优越性

 

B 【解析】题干中表现的是苏联对外贸易进出口逐渐下降的趋势,此时期欧美国家正在应对经济大危机,这表明苏联在进行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下,忽略了世界市场作用的结果,故B项正确;A项中的“阻碍世界贸易”在题干中没有体现,CD项不符合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近代德国统一后的一幅政治漫画《德国的未来》,帽子为普鲁士军盔,帽子下的人是德国民众。这一作品

A. 体现了统一战争成果受到侵蚀破坏

B. 反映了普鲁士在联邦中的主导地位

C. 说明统一战争影响了德国历史发展

D. 表明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军队的专权

 

查看答案

学者们普遍认为,在罗马法历史上有两件大事:一是在公元前304年,弗拉维乌斯将有关诉讼的材料公布于众,使罗马人第一次了解到法律诉讼的文字程式;二是公元前254年,第一位平民祭司长提贝鲁斯·克伦卡尼乌斯第一次公开地讲授罗马法,向公众提供咨询意见。据此可知在这两件大事发生前

A. 平民无法得到法律保护

B. 法律知识垄断在少数人手中

C. 罗马法处于习惯法阶段

D. 法律对个人生活的影响较小

 

查看答案

(题文)据新华社对1972年1-9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到1972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88个,和1969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材料表明中国

A. 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

B. 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国际舞台

C. 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D. 打破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

 

查看答案

1854年以后成立的由外国人管理的海关正式规定向对外贸易征收关税,并把收入上缴给中央政府而不归各省掌握。1894年的关税比1864年增长了近2倍,在收入结构中的比重由1/7左右上升为1/4左右。此举反映了

A. 清政府的关税自主权正在逐步丧失

B. 中国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

C. 外国商品对中国市场冲击日益加深

D. 中国对世界市场的依赖加深

 

查看答案

下表是“中国近代产业结构的变动(1887-1936年)”,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近代中国

 

国民收入

就业人口

年份

1887年

1936年

1887年

1936年

农业(%)

69.62

64.50

80.00

75.52

工业和服务业(%)

30.38

35.50

20.00

24.48

 

 

A. 外国侵略延缓近代化进程

B. 城市化的进程逐渐加快

C. 对工业文明的适应与抗争

D.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