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题文)据新华社对1972年1-9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

(题文)据新华社对1972年1-9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到1972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88个,和1969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材料表明中国

A. 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

B. 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国际舞台

C. 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D. 打破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

 

D 【解析】据题干时间“1972年”和中国建交的国家激增的信息,A项发生于1955年亚非会议之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排除;B项应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排除;C项开始于改革开放以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排除;由题干时间“1972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激增的信息可知,此现象打破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从外交上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故D项正确。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54年以后成立的由外国人管理的海关正式规定向对外贸易征收关税,并把收入上缴给中央政府而不归各省掌握。1894年的关税比1864年增长了近2倍,在收入结构中的比重由1/7左右上升为1/4左右。此举反映了

A. 清政府的关税自主权正在逐步丧失

B. 中国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

C. 外国商品对中国市场冲击日益加深

D. 中国对世界市场的依赖加深

 

查看答案

下表是“中国近代产业结构的变动(1887-1936年)”,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近代中国

 

国民收入

就业人口

年份

1887年

1936年

1887年

1936年

农业(%)

69.62

64.50

80.00

75.52

工业和服务业(%)

30.38

35.50

20.00

24.48

 

 

A. 外国侵略延缓近代化进程

B. 城市化的进程逐渐加快

C. 对工业文明的适应与抗争

D.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查看答案

据统计,1939年仅南京市区就有私塾16所,塾师162人,学生6164人,而周边地区农村私塾的数量更是大大超过正式小学,如泰县姜埝区私塾与小学的比例竟高达200:1。造成这一现象原因可能是

A. 国民政府重视农村教育发展

B. 沦陷区民众抵制奴化教育

C. 日本侵略摧毁中国民族工业

D. 民众重视传统的儒学教育

 

查看答案

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质疑:“中国商人阶级为什么不能摆脱对官场的依赖,而建立一支工业的或经营企业的独立力量?”其研究结论是:“中国的传统不是制造一个更好的捕鼠机,而是从官方取得捕鼠的特权。”下列最能支撑这一“研究结论”的史实是

A. 战国时期私商大量出现

B. 唐代柜坊和飞钱的问世

C. 宋代商业突破市坊限制

D. 明清商帮的兴起和发展

 

查看答案

在蒙元帝国统治时期,孔庙经历了破坏与重建,科举制也历经废而重置过程。这说明

A. 游牧文化与汉文化的不断冲突

B. 儒学统治地位开始确立

C. 汉族官僚集团已成为权力中心

D. 文化遗产的政治利用价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