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4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土地政策经历了从“打土豪分田...

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4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土地政策经历了从“打土豪分田地”到“双减双交”(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再到“耕者有其田”的几次变化。这反映了

A. 生产关系调整以民主革命任务为导向

B. 政治局面动荡影响经济政策制定

C. 中共土地公有制的确立过程曲折艰难

D. 中共始终以废除封建剥削为目标

 

A 【解析】“双减双交”是抗战时期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矛盾的条件下,为完成反帝任务实行的土地政策;“打土豪分田地”和“耕者有其田”均是为完成反封建的任务,而采取的措施。因此这一变化过程反映出随着不同时期需要完成的民主革命任务而进行生产关系的调整。故答案为A项。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前土地政策的变化,排除C项;D项说法绝对,不符合抗战时期的土地政策,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17年,国学大师钱玄同为重印的《新学伪经考》一书作序,称:“一千九百多年以来学术史上一个大骗局,至此乃完全破案。‘铁案如山摇不动,万牛回首丘山重’,此书实在当得起这两句话,汉古文经之为伪造已成不易之定论。”他作此序的宗旨是

A. 古史辨析,科学求真

B. 托古改制,宣传变法

C. 动摇正统,解放思想

D. 倡导革命,维护民主

 

查看答案

1911年12月,南京临时政府组建时,革命军所用的旗帜,湖北方面是共进会的“十八星旗”,南京方面是自制的“五色旗”,广东方面是“青天白日旗”。这反映出

A. 革命军内部缺乏权威领导

B. 全国的革命形势如火燎原

C. 清王朝统治已经土崩瓦解

D. 革命党人防止袁世凯夺权

 

查看答案

明朝中央的正式司法机关有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审判专属刑部,大理寺专管复核,两者都须接受都察院的监督。凡遇有重大或疑难案件,三个部门组成“三法司”,进行三司会审,最后由皇帝裁决。这反映出明朝

A. 司法权力由皇帝直接控制

B. 监察机构丧失独立性

C. 司法制度开始向近代转型

D. 司法与监察有机结合

 

查看答案

南宋理学家陈亮(1143~1194年)提出了“农商一事”“农商相籍”的思想,认为农业和商业同为社会经济体系的两大支柱,无高低轻重之分;两者不是彼此独立和排斥的,而是互助互利,相互促进的。这一思想反映出

A. 商人社会地位有明显上升

B. 儒家义利观发生了重大变化

C. 经济发展冲击了农本思想

D. 传统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查看答案

西汉著作《五行五事》中说,如果君王不知礼节,树木就长不直,并且夏天常有暴风;如果君王言不守信,反复无常,秋天霹雳天气就特别多;如果君王不听劝谏,刚愎自用,春夏季节将暴雨成灾。这些思想

A. 阐述了天人互渗的关系

B. 有利于规范君主的行为

C. 完善了儒学的思想体系

D. 蕴含了一定的辩证意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