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33年6月,美国俄美关系委员会曾在美国报界就承认苏联问题进行过调查。调查结果...

1933年6月,美国俄美关系委员会曾在美国报界就承认苏联问题进行过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1139家报纸中有718家即63%明确表示赞成苏联;有306家即26.9%表示反对。到1933年10月,赞成苏联的报纸已有1000多家。这一调查结果体现了

A. 美国人对苏联政治生活的向往

B. 美国摆脱经济危机的迫切性

C. 罗斯福新政超越意识形态束缚

D. 美苏联合反法西斯迫在眉睫

 

B 【解析】从1933年等时间来看美国正处于经济危机,美国急需摆脱经济危机而要借鉴苏联干预经济的做法,所以才赞成苏联,即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美国人并不向往苏联的政治生活,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罗斯福新政也未超越意识形态束缚,美苏联合反法西斯还尚未迫在眉睫,选项C、D均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马克思指出:“巴黎公社自然是要为法国一切大工业中心作榜样的。在公社没有来得及进一步加以发挥的全国组织纲要上说的十分清楚,公社将成为甚至最小村落的政治形式”。在这里马克思

A. 肯定了巴黎公社的直接民主原则

B. 分析了巴黎公社建立的必然性

C. 指出了世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D. 明确了现代共和制的基本原则

 

查看答案

古罗马人已经意识到抽象的普遍的法律在应用于具体的案例时必须考虑具体的情况,只有如此才能保证法律的公正。在执法过程中罗马城市行政官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作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这说明

A. 司法实践推动了罗马法的发展

B. 罗马法不具备普遍的适用性

C. 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的必然性

D. 罗马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中国1985—2004年经济增长率走势图,对此解读最全面的是

A. 经济体制改革顺应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B. 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经济增长达到最高点

C. 折射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转型的阵痛

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社会共识

 

查看答案

全面抗战爆发以后,国民党第一、二、五战区等虽然都部署了大股部队留驻敌后,开展游击战争,但多以失败而告终,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则获得了重大发展。这一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国共两党

A. 军队的武器装备不同

B. 游击战战略地位不同

C. 作战地域的分布不同

D. 抗战指导思想的不同

 

查看答案

19世纪末,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纲常名教”提出公开质疑。在他们看来,“三纲之说,非孔孟言也。商纣无道者也,而不能令武王无道,是君不得为臣纲也”,并指出“三纲之说,董子释之,朱子述之,皆非也”。这一思潮

A.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B. 意味着中国人民集体觉醒

C. 为变法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

D. 具有否定传统的启蒙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