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图为中国1985—2004年经济增长率走势图,对此解读最全面的是 A. 经济体...

下图为中国1985—2004年经济增长率走势图,对此解读最全面的是

A. 经济体制改革顺应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B. 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经济增长达到最高点

C. 折射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转型的阵痛

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社会共识

 

C 【解析】材料反映了1985—2004年中国经济有增长也有下降,反映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曲折发展,也表明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转型所带来的阵痛,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D在材料中均不能直接体现出来,所以均不符合题意,排除;加入世贸组织时我国经济增长已经达到了最高点,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全面抗战爆发以后,国民党第一、二、五战区等虽然都部署了大股部队留驻敌后,开展游击战争,但多以失败而告终,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则获得了重大发展。这一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国共两党

A. 军队的武器装备不同

B. 游击战战略地位不同

C. 作战地域的分布不同

D. 抗战指导思想的不同

 

查看答案

19世纪末,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纲常名教”提出公开质疑。在他们看来,“三纲之说,非孔孟言也。商纣无道者也,而不能令武王无道,是君不得为臣纲也”,并指出“三纲之说,董子释之,朱子述之,皆非也”。这一思潮

A.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B. 意味着中国人民集体觉醒

C. 为变法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

D. 具有否定传统的启蒙作用

 

查看答案

1842年后,伦敦杜莎夫人蜡像馆展出了林则徐的蜡像。

记述

出处

当时派发的宣传单:主图为穿着清朝服饰的一男一女相对而立的画像。英文为“钦差大臣林则徐与他钟爱的配偶”“对华战争的始作俑者”“二百五十万英镑英国财产的销毁者”“他和他的小脚老婆是唯一在我国被展示的这类人物”。

英国学者何伯英《图像中国――早期西方摄影与明信片》

“可见林则徐之禁烟,即英国人亦尊重之,岂非公道哉?”

萧一山《清代通史》

清驻英副使刘锡鸿:虽然林则徐“办禁烟事,几窘英人”,但英国人“然而彼固重之者,为其忠正勇毅,不以苟且图息肩也,可谓知所敬。”

钟叔河《走向世界丛书》

 

 

上表为不同书籍关于“杜莎夫人蜡像馆展出林则徐蜡像的原因”的历史叙述。据此可知

A. 禁烟运动是导致鸦片战争的主要原因

B. 近代国人未能正确理解蜡像展出的用意

C. 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 林则徐的忠正勇毅受到中英两国的尊重

 

查看答案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之学,重视实地考察和试验观察。徐霞客的地理之学,全由亲身旅行各处,实际观察之后的记录。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都有工艺器械的制作过程,并有实绘的图样,还介绍了一些外来技术。这表明,他们都

A. 具有理性主义学风

B. 强调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C. 力图总结传统科技

D. 受到西方自然科学的影响

 

查看答案

元朝斡脱(蒙古语“合伙”的音译)商人活跃。他们多为西域商人,资本来源于蒙古王公贵族,经营活动或放高利贷,或远距离贩卖货物。他们从政府那里获得特权,可以使用官方的驿站交通,有官军护卫,可减免税收。据此推知,元朝

A. 西域商人垄断商业活动

B. 跨区域长途贩运贸易兴起

C. 政府实行商品专卖政策

D. 民营商业的运营环境恶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