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学者颜清湟把清政府华侨观念及政策的转变分为四个阶段: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学者颜清湟把清政府华侨观念及政策的转变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清初阶段,清政府因袭明朝的政策和观念,将华侨视为“弃民”、“罪犯”和“潜在的汉奸”,后又将之视为“政治犯”、“谋反者”和“叛逆”。二是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将华侨视为“汉奸”,其原因在于清朝统治者认为华侨对外来侵略者给予帮助。三是1860-1876年期间,清政府将华侨视为“苦力”。清政府对出洋华人开始有了更多的了解。四是1876年后,清政府将华侨视为“华民”、“华工”“华商”和“华侨绅商”。

由此看来,清政府由以前的弃侨转向护侨。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华侨的人权逐步得以体现和维护。特别是1876年后,清政府开始视华侨为“华民”、“华工”“华商”和“华侨绅商”。到1892年,薛福成接到黄遵宪请求朝廷豁除海禁的上疏,就给总理衙门大臣上书专论豁除海禁以招徕华民。1893年9月13日,清朝政府终于废除了传统的海禁政策,准许旅居外国的华民自由回国。从此,海外华侨与国内臣民处于基本平等的地位。

——摘编自颜清湟《清朝对华侨看法的变化》

结合材料,围绕清政府华侨政策的变化为主题,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简练,论述成文,有理有据,符合史实且有一定认识)

 

论题:清政府顺应了社会发展趋势,对华侨由敌视到认同保护。 论述:从原因和认识两个方面入手——华侨影响的扩大;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开明人士的推动;发展经济的考虑;维护统治的需要。顺应了民主潮流;有利于保护华侨;体现了国家进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有学者说,周代的宗法制是一个成功的创造,“大宗维翰(注:翰:栋梁),小宗维城”,既讲“亲亲”,也讲“尊尊”……东汉以后,强宗大族遍布各地,他们筑堡坞,置部曲,把持地方,操纵官吏,战乱时建立宗党武装,形成割据势力……与此相联系,魏晋南北朝时谱牒之学十分流行。大姓、士族都在修家谱,以明统系,宗族不相混淆。两宋时期,宗族发展出现“千年土地八百主”的现象,“今骤得富贵者,止能为三四十年之计”,高官大族也可能“家世零替”。如何整合族人、延续世系、复兴宗法,成为宋代士大夫面临的共同难题。随后,以建宗祠、置族田、修宗谱、定族规、立族长为主要特征的宗法家族制度得以全面复兴……明清时期,家法族规和乡规民约得到官方的认可和批准,成为传统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顾至于今日,欧洲脱离宗法社会已久,而吾国终颠顿于宗法社会之中而不能前进……夫孝之义不立,则忠之说无所附;家庭之专制既解,君主之压力亦散……故余谓盗跖之为害在一时,盗丘之遗祸及万世;乡愿之误事仅一隅,国愿之流毒遍天下。

——吴虞:《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1915年7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宗法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并归纳共同特征。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明以来宗族制度“全面复兴”的背景。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宗法制受到抨击的历史原因,并谈谈如何看待中国历史上的宗法制度。

 

查看答案

史学界认为: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的继续,两个运动之间存在着一种顺向关系。因为二者都

A. 反对君主制度

B. 反对宗教信仰

C. 强调科学与理性

D. 推崇自由与人性

 

查看答案

16世纪后期,文艺复兴逐渐从质朴走向高雅和精致,以优雅流畅的语言、丰富细腻的情感、隽永深刻的哲理,对人文主义思想进行了精彩的概括。其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是

A. 但丁的《神曲》

B.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C.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D.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查看答案

下表是美国政府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部分数据)。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财政支出项目

1960年

1970年

1980年

国防

38.0

28.2

18.0

社会保障

18.1

24.9

29.4

教育

13.8

17.8

17.0

对外关系与援助

1.6

0.9

0.2

 

 

A. 美苏关系趋向缓和

B. 美国经济快速发展

C. 财政重点转向民生

D. 科技推动经济转型

 

查看答案

世界银行在1968年的贷款项目为62个,贷款总额为9.5亿美元;1981年贷款项目为266个,贷款总额为124亿美元。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A. 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

B. 各国关税税率明显降低

C. 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

D. 世界贸易组织大力推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